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紫金县聚力攻坚、大干快干

推动“百千万工程”全面突破

共建共享绿美宜居“新家园”

2024-09-29 15:38:13 来源:河源日报

9837ff91b2a9111755d06e3d03cc34e1_hyrbs0929013_001_01_s.jpg

■紫金县紫城工业园一期已经基本布满项目,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县城形成互促共融、产城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紫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8”具体安排,以“头号工程”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聚力攻坚,大干快干,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全县“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奋力开创紫金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做大做强三大产业

县域经济持续壮大

当前,蓝塘产业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园区现场一派繁忙,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台台轰鸣的机械,呈现出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景象。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产业强则县域强。今年以来,紫金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按照“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的发展思路,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做大工业企业“蛋糕”,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08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全市排名第2,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

工业产业集聚发展。今年3月28日,落户蓝塘产业新城的福建金盛兰集团河源德润钢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可突破100亿元,有望成为全市首个百亿级工业企业,进一步加快紫金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以来,紫金产业园获评广东省2023年度园区高质量发展优秀等次,紫金水产业园、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水墩水产业园动工建设,全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即将建成,冷链物流产业园竣工投产,紫金已构建形成“多点多园”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紫金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24个,合同总投资额达537亿元,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聚集态势。

农业产业势头强劲。今年7月4日,紫金县冷链物流产业园正式竣工投产,为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藏运输等服务,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紫金乡村振兴,助推紫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紫金县大力发展以茶叶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持续落实紫金茶产业“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中国蝉茶(紫金)交易中心一期进驻企业34家,进入全面运营状态。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8.3万亩,茶产业年产值预计超17亿元,紫金蝉茶已成为广东三大名茶之一。

与此同时,紫金县丝苗米、柑橘、南药、禽畜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2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广东远添农贸实业有限公司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紫金八刀汤”“五指毛桃鸡”“蓝塘土猪盘菜”被评选为河源市首届十大预制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9亿元,同比增长4%。

文旅产业持续升温。当前,地处紫金县上义镇上义村的天境康养山庄项目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农旅融合为主题,致力打造集休闲康养、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山庄。

这是紫金县狠抓招商引资激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紫金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茶旅融合”等发展新路径,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文旅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目前,正在加快完善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东南五镇旅游公路、永安古城、黄花古驿道等项目有序推进,客茶谷、鹰峰山等茶园提档升级,新推出紫金蝉茶之旅、紫金历史文化之旅、紫金客家人文自然风光之旅、紫金温泉康养美丽乡村之旅等主题线路,紫金蝉茶之旅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为春季主题特色自驾游精品线路,御临门温泉度假区被认定为省级疗休养基地,九和镇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约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3.4亿元。

聚力建设培育典型镇村 城乡风貌美丽蝶变

连日来,“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镇——蓝塘镇联合供电、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持续对圩镇杂乱无章的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等“三线”问题进行整治,全面提升圩镇市容市貌,为蓝塘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镇上生活了20多年的张先生说:“以前,走在蓝塘圩镇的街上,总能看到上空交错杂乱的线路,不仅影响镇容镇貌,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线路整治后,圩镇居住环境更好更安全了。”

目前,第一批“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镇村(1个镇、11个村)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批“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镇村(3个镇、19个村)建设工作正在全速推进。作为第二批省级典型镇的九和镇、龙窝镇和苏区镇,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美丽圩镇示范主街、城市公园、美丽圩镇客厅、河道、入口通道、农贸市场等项目高效推进,圩镇面貌华丽“蝶变”。

美丽圩镇建设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举措,既美化城镇颜值,又提升城镇品质。今年以来,紫金县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以可知可感的变化加快推进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城乡风貌不断优化,一幅“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城乡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统计,目前,行政村整村改造提升完成率达71%,蓝塘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成效获省考核组充分肯定;245个行政村得到有效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和保洁覆盖面均达100%;龙窝、九和等2条县级和16条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紫城镇黄花村等5村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全县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到100%、76%;在全县范围内同步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做大做强中心镇行动,全县16个圩镇全部达到“宜居圩镇”标准,义容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3个圩镇达到市级“示范圩镇”标准。

高标准扩绿护绿 “绿色版图”不断扩大

每天下午五六时,会有许多运动爱好者前往紫金县七木寨郊野公园,走在绵延数公里的原始森林步道上,享受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空气怡人的大森林之美,来一场回归大自然的养生体验。

今年6月28日,紫金县举行七木寨郊野公园一期项目动工仪式,这是紫金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七木寨郊野公园示范点毗邻敏捷、碧桂园等小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距离县中心仅需10分钟车程。公园以森林风景资源、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自然景观为特色,以“零碳、三道、十景”为主要抓手,是集科普宣教、登高览胜、森林运动、游赏游憩、生态观光为一体的郊野公园。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群众亲近自然、享受绿美成果的好去处。

紫金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通过林分优化、林相提升,因地制宜打造地带性植物景观,为群众带来高质量的森林文化体验,努力建成市民推门可入的综合型郊野公园。”

绿色是紫金的本色和底色,生态是紫金发展的生命线。自紫金县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以来,生态环境变得更美,不仅是紫金人民的直观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

据统计,紫金林分优化、新造林抚育、森林抚育等多项任务完成量走在全市前列,完成河惠莞高速和国省道绿色品质提升150余公里,营造绿色通道林2.86万亩,种植苗木16.01万株;2个省级绿美生态建设示范点扎实推进,完成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示范性自然保护区建设1个,建成2个森林乡村、1个绿美红色乡村、1个古树公园(黄塘镇嶂拔村),在河源市2023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南岭镇成功入选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发现全球罕见新物种“河源堇菜”,龙窝穿山甲栖息地入选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首批人工培植的130株“植物界大熊猫”——大苞山茶在紫金栖息地自然更新与繁衍,紫金县首个模式标本植物——石楠叶小檗时隔66年“重现江湖”,并在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成功移植,实现迁地保护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全市前列,境内地表水考核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生态优势不断巩固扩大。

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今年9月1日,紫金县培智学校正式建成开学,并迎来首批特殊儿童入读。

紫金县培智学校占地1.8万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是全县目前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培智寄宿制学校,也是紫金县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可容纳1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62个,进一步满足了特殊儿童教育需求,让每个特殊儿童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民生是国家发展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百姓生活富足之源。近年来,紫金县用心用情写好“民情日志”,持续优化完善公共服务,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更加高效地用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惠民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

目前,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好义中学等7所寄宿制学校“一人一床”学生宿舍改造提升项目完成验收,龙华紫金教育对口帮扶委托办学改革项目入选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紫金县第三人民医院、紫金县精神卫生中心、紫城镇卫生院新院加快建设,义容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县域内住院率达80.7%;县城香江东路、香江中路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贯通提升,行政村实现集中供水、农村物流全覆盖,1233个自然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基本完成;建设282户“爱心房”,让困难群众住进安全、实用的“暖心房”“放心房”。

同时,社会治理全面提效。今年以来,紫金县积极探索“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永安实践,成立县、镇“饶让”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构建乡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龙窝镇礼坑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县1镇9村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3村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紫城镇获评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禾坪说事”入选河源市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上一篇:紫金公安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