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区埔前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以“典”带面,绘就“绿富”新画卷

2024-09-29 10:25:17 来源:河源日报

09c704b8cd95a2d430a7341912345809_hyrbs0929023_001_01_s.jpg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陂角村和美乡村新景象。

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埔前镇成了人们眼里的“绿富美”。

埔前的蝶变,是“百千万工程”取得扎实成效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埔前镇坚持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系统谋划打造特色鲜明的典型样板,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陂角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埔前镇和上村村、高围村、中田村、莲塘岭村等4个村作为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一幅镇强村美的“绿富”新图景已显雏形。

凝聚合力 高标准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埔前镇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如何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中抢占先机?埔前镇强化系统谋划、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据悉,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埔前镇编制了《源城区埔前镇典型镇(中心镇)建设规划(2024—2026年)》,谋划近、中、远期“百千万工程”项目73个,投资总额达25.20亿元,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再添新彩、再赋动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埔前镇广泛凝聚行业协会、商会、企业、乡贤等社会力量,以共建共营、投资收益、爱心捐助、荣誉冠名、技术服务、乡贤助力、就业帮扶等7种模式参与“百千万工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埔前镇紧抓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契机,加快推进源城区南片区“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建设,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首个开工项目——陂角桥南侧绿美小树园项目,以及埔前镇152乡道、河陂路沿线环境提升及四小园等多个项目顺利完工。同时,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升级建设为突破口,将埔前大街和建设路“白改黑”、圩镇主要道路建筑房屋外立面提升、埔前文化广场和埔前河“一河两岸”提升建设等内容纳入中铁助力实施项目进行提升。项目完工后,埔前圩镇风貌将实现蝶变升级。

同时,埔前镇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切入点,汇聚多元参与新力量。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成立19支“美丽庭院”志愿者服务队,选聘5名园艺师,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美丽庭院现场教学等活动。与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共建,以“我为家乡添点绿”等活动品牌,动员大学生参与墙绘、微景观打造、庭院改造等,以典型示范带动乡村风貌实现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埔前镇还开展陂角村“百千万工程”夜访专项行动,镇领导班子利用“干部下班、群众下工”的晚间时间,带领镇干部进村入户,发放并收集《陂角村村民群众“百千万工程”微心愿调查表》,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凝聚民心,得到了村民的极大认可和支持。

目前,由党委、政府统筹协调,企业、乡贤、群团组织、志愿者、干部群众等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

农文旅融合发展 激活镇域经济活力

产业是发展之基‌。埔前镇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深耕“农业+研学+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耕育田园、广东省桂佳青创农场、荷韵田趣等田园综合体,每年吸引珠三角城市和市区周边游客达30万人次。

其中,莲塘岭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桂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中流转600多亩土地用于飞播种植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农业智谷等项目建设,带动了本地超400户农业种植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实现户均增收超3500元。其中粮食烘干中心项目有效促进固定资产投资3739万元,村集体分红收益达7100元/亩/年,对比果园地租赁收益提高近12倍。

陂角村依托三大景区旅游辐射带动效应,成功引进第三方杨家小院投资100万元,升级打造绿美小树园为杨家小院棕榈岛,并引入特色餐饮、休闲娱乐项目,成功打造全新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月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利用自家庭院、闲置门店开设特色小吃摊、特产店等,带动周边村民月均增收3000元。

双头村则把目光聚焦在农耕文化、科技农业、观光农业上,流转超250亩土地打造集“采摘体验、科普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耕育田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年以来,耕育田园研学基地共组织开展研学活动20余期,参与学生人数超1万人,预计2024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2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达30人。

高围村建设蓝莓产业基地、五指毛桃产业园等,打造蓝莓种植与蓝莓全产业链科普研学基地,建设集五指毛桃种苗培育、规模种植、食用菌培育、初级和精深加工、线上线下营销、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五指毛桃产业园,成功将五指毛桃产品打造为源城区“一村一品”,每年可带动高围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7.5万元。

整治提升人居环境 城乡风貌焕新颜

走进中田村,近300株小叶紫薇在村道两旁竞相绽放,粉色花团锦簇,随风摇曳,“浪漫中田紫薇路”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近年来,埔前镇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整合资源、广泛动员,以点扩面引领全镇上下投身到城乡风貌提升攻坚行动,一体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镇村环境。因地制宜规划“一二三五十百”绿美示范工程,合理规划功能空间,大力实施粤赣高速公路及205国道沿线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全线提升埔陂路、河陂路风貌,增添阳台植绿、庭院绿化、植树栽花等绿美微单元,全面提升乡村绿化水平,推动房舍变景观、村庄变景区。2024年苗木种植量达40561棵,完成年度植树任务额的416%。

一个个“美丽庭院”成为“微景区”,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景象。截至目前,埔前镇共创建“美丽庭院”640户,其中省级“美丽庭院”9户、市级“美丽庭院”13户、区级“美丽庭院”71户,陂角村获评省“美丽庭院”村,掀起了“美丽庭院”创建的新热潮。

同时,杨家小院、白云墅、乡恋农庄、田园小筑等特色民宿、农家乐“火爆出圈”,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28个,带动农户年增收超300万元,“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互促互进。

埔前镇将充分发挥典型镇村以“典”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探索绿富双赢新路径,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源城加快建设绿色崛起现代枢纽城区中当先锋、做表率。

荣誉榜

1 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2 陂角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3 拥有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2条、省级旅游精品线路3条

■组稿/摄影 本报记者 李建华 王志刚 通讯员 陈嘉琳 曾胜男 。

    上一篇:擘画“古邑上城 活力之街”新图景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