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源城区

源城区上城街道打造“红暖上城”党建品牌

擘画“古邑上城 活力之街”新图景

2024-09-29 10:09:59 来源:河源日报

4cee6d416ba4fdfb3d203449a8ca475b_hyrbs0929023_002_01_s.jpg

■党员干部与居民围聚一堂,开展街坊夜谈,氛围融洽。

“红暖上城”党建品牌服务阵地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活动频繁、服务设施增加、社区治理更加和谐……近年来,源城区上城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红暖上城”党建强基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优化民生服务,推动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以“细微处”推动实现“大民生”的深刻变化,为居民描绘了一幅幸福和谐的新画卷。

抓实“百千万工程” 增添商圈发展新活力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上城街道始终牢牢把握“城区镇”发展定位,锚定打造“古邑上城 活力之街”建设目标,以“一心一圈两区”整体规划布局为引领,大力实施“六大提升行动”,着力以结对共建为抓手,筑牢“百千万工程”党群基础,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整合与善用各类党组织有效资源,推动结对双方合作共赢的双向奔赴,助推“百千万工程”见实效、出成果。截至目前,上城街道和各社区已与56家商会、企业、高校、政府部门等单位建立党建联建、组织共建关系,实现社企结对全覆盖,推动落实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建设、文旅活动、党群服务风貌提升等具体项目38个,谱写了新时代结对共建新篇章。

为了激活与繁荣上城街道的商业生态,依托太平古街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优越的地理位置,组建河源老城首个商圈党委,建成太平古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以“一家两厅三区四站”多个功能区为广大商家和游客提供文化展示、政策咨询、商圈议事、便民利民等多样化的服务。商圈党委通过“牵线”“搭台”“吹哨”,助力“百千万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携手商圈内企业举办了“槎城印记·老城故事”主题短视频大赛、百米长卷笔会“金龙闹元宵”活动、“古楼新声”音乐会及“浓情端午 尽情放粽”音乐会等文艺活动。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仅增添了商圈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还巧妙地融入了浓厚的生活烟火味与温馨的人情味,为太平古街商圈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与和谐氛围的消费环境,有效促进了商圈的消费活力与持续繁荣。

同时,太平古街商圈党委坚持需求导向,打造“商圈议事厅”“企飞吧”等服务平台,发动企业商户共同协商商圈事宜,精准定位企业发展的“着力点”,组织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日”活动以及“门前三包”示范户评比活动,进一步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并引导商圈商户诚信经营、文明经营、合法经营,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汇聚成强大的联合商圈效应,以将心比心、细致的商圈服务,赢得了企业和商户群众的衷心赞誉和倾力“反哺”,筹集社会资金数十万元参与街道绿美建设和风貌提升工作,助推了“百千万工程”在上城街道落地见效。

强化党建引领 筑造特色品牌新阵地

走进上城街道下角社区红暖驿站,灯光柔和而温馨,时常看到外卖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和校门口等待接送小孩的居民们在驿站里穿梭休息,一旁摆放有共享电器、爱心物资、生活用品、书刊等物品,还给有需要的群众提供热水、热餐、手机充电、共享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便利服务。这间获得“全国最美驿站”称号的爱心驿站,已经成为市民、户外工作者的“乘乘凉、歇歇脚”的温暖港湾。

上城街道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创新用好“1246”党建工作法,强化基层党建阵地建设,相继打造了“红暖驿站”“红暖家园”“红暖和苑”“红暖安亭”等“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推行“红暖热线”“红暖延时服务”等便民项目,逐步形成具有上城特色的“心驿美、家和安”红暖党建矩阵,有效提升了居民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街道还推行“四联四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机制,运用“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社会联治”四种载体,融合“党建+”六大领域(公共服务、文旅宣传、消防安全、绿色生活、社区治理、商圈经济)等内容,创新开办了“红暖学堂”“红暖爱心餐馆”“红暖议事亭”“街访夜谈”等惠民利民党建项目,构建“党建+城市治理”网络,形成“街道一品牌、社区一主题”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聚焦基层治理  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日,上城街道的党员干部在夜幕降临之时,深入到居民家中、小区内、议事亭里、公园内……开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街访夜谈”活动。他们与居民群众围坐一堂,跨越“八小时”工作界限,为群众宣讲政策、答疑解惑;群众对民生问题建言献策,共绘街道发展新蓝图,现场氛围融洽而热烈。

街道居民对民生事件的积极反馈,充分展示了上城街道在党建引领下,致力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升居民幸福感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自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员干部与群众座谈、漫谈54场次,参与达1500多人次,累计协调解决路灯维护、市容环卫、园林绿化、设施完善等问题102个。

上城街道在党建引领下,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用落地见效、营造良好社会发展氛围为重点,围绕“一强四好”目标,积极融入“1+6+N”工作体系,抓实综合网格管理,健全“街访夜谈”工作机制,打造“江姨老党员工作室”“海记人民调解工作室”“和苑调解工作室”等特色基层治理品牌,着力擦亮“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国字号品牌。同时,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持续提升民生水平,推动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长者食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如今,通过“红暖上城”这一特色党建品牌,上城街道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环境卫生得到显著改善、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丰富节假日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切切实实将民生小事办到了居民的心坎上,赢得了广大居民的称赞。

上城街道将在巩固上半年工作的成效上,用足用好改革这关键一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推动上城高质量发展,为街道加快建设“古邑上城 活力之街”奠定更坚实基础。

■组稿/摄影 本报记者 朱惠思 李建华 通讯员 甘浪浩 李坎炜

    上一篇:做专做精工业镇 干好干实民生事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