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发力“百千万工程”,全力拼经济抓发展
打造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速领跑全市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经济高位运行。
■朝气蓬勃的龙川产业园区
近年来,龙川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力“百千万工程”,全力拼经济、抓发展,奋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增速领跑全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当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4+1”主导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一批百亿级十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工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今年前7个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06 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全市排名第一。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聚焦深化改革,龙川县通过强化产业共建,持续推动强村公司、富民工坊建设,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5 亿元,同比增长3.4%。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上半年龙川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5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全市排名第三。企业进出口总额实现高速增长,1-7月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74 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质升量增 经济增速领跑全市
今年上半年,龙川继续保持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期中答卷”。
据龙川县统计局发布的经济“半年报”,核心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其中,GDP增长4.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1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大盘”超十分之一,增速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一。
GDP只是一个综合指标,在4.8%的经济增速背后,是龙川经济结构与增长质量正发生积极变化。实体经济变大变强,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依然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上半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5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0个百分点;工业占经济比重超过26%,是龙川最为深厚的“家底”,是驱动龙川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持续积蓄工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同比增长9.5%。从行业拉动力看,9个行业大类中,工业对上半年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02%。
支柱产业发挥出关键支撑作用。上半年,龙川“4+1”(电子信息、建筑工业、应急与节能、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产业)主导产业实现产值70.35亿元。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景旺电子科技、丹尼玩具、兴莱鞋业等三家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32.54亿元、6.48亿元、7.49亿元,同比增长15.6%、93.63%、12.3%。三家企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8.7%,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4个百分点。
其他多项关键指标也折射出积极变化。农业经济稳中有升,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5亿元,同比增长3.4%。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5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全市排名第三。建筑业稳步向前,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8.3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房地产销售面积8.97万平方米,增速全市排名第一。
制造业崛起 工业经济高位运行
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河源龙川产业园区是龙川先进制造业崛起的主战场。
今年龙川经济“半年报”也公布了它的战绩: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13.56 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4.3%,同比增长15.0%。可以说,工业园挺起了龙川工业的“脊梁”。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目前,落户园区企业累计128家,其中规上企业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园区总产值从2012年的23.51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105.58亿元,园区税收从2012年的1.31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82亿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工业园正成为龙川工业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产业的“梦工厂”。
园区的蓬勃发展是龙川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一直以来,龙川县始终坚持以制造业立县,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奋力打造数十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聚焦“4+1”主导产业,龙川致力发展电子信息、建筑工业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应急与节能、先进材料2个数十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集聚率达84%。1-7月,“4+1”主导产业完成产值86.93 亿元,同比增长6.5%,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2 个百分点,贡献率超8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42.1亿元,同比增长12.7%,占了主导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了第二产业创新能力。全县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存量49家,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4家。
高端制造业的崛起,力促工业经济基本盘更加稳固。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1-6 月,龙川全县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8.96 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全市排名第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8.24 亿元,同比增长9.5%。
新动能产业快速发展。1-6月,龙川县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2%、14.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2%,领军企业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稳定、客户储备充足,大客户如华为、中兴等客户的订单足、需求大,并持续带动周边配套企业河源昆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关联企业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3.0%,其中达森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实现总产值0.33 亿元,同比增长21.3%。
“飞地经济”激发发展新活力。”位于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大洋工业区的河源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内,联合宝安区招商引资部门,共同推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落户科创中心,8家企业入驻,“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宝龙产业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稳步建立。“飞地经济”模式,正推动实现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区域协调发展。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经济稳中有升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龙川广袤田野秋意盎然,随处都是丰收的画面。通衢镇近期就处在接二连三的丰收喜悦中:1800多亩的水果玉米种植基地迎来丰产增收;400亩大田省级甘薯脱毒健康种苗繁育基地成功供苗超千万株;近2000亩的优质丝苗米、黑米丰收在望。
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绘就了通衢镇全面振兴的新画卷。而在龙川这块土地上,特色产业是画卷上的主角:45.6万亩的油茶林硕果累累,近10万亩的种植基地里丝苗米水稻正拔节抽穗,佗城镇的花生种植基地丰收开挖,老隆镇的澳洲坚果挂满枝头,养殖渔场水美鱼肥产业旺,家禽养殖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以油茶、丝苗米及整县“一镇一园”全覆盖试点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龙川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新方法,引导智慧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油茶、丝苗米及一批特色产业建设,推进农业种植现代化、规模化,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上半年,龙川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5 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9.22 亿元,同比增长1.7%;林业产值2.45 亿元,同比增长12.3%;牧业产值5.81 亿元,同比增长2.6%;渔业产值0.72 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5亿元,同比增长9.6%。农林牧渔业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农业经济稳中有升。
春收粮食获得丰收。上半年,全县完成春播农作物播种面积34.36万亩、任务完成率100.2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约26.68万亩,占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50.15%。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支撑,截至上半年全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持续巩固,去年绝大部分复垦的水田纳入耕种计划。非农户种植成效显著,鹤市、车田、麻布岗、上坪、龙母等镇扩大了960亩种植面积。
特种农作物生产势头良好。车田镇汤湖村河源七彩缤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半年销售盆栽130.41 万盆,同比增长42.3%,拉动种植业产值增长0.87 个百分点。同时,在绿美龙川生态建设推动下,县内各大花木场订单量大大提高,上半年全县观赏苗木销售 10.48 万株,同比增长25.4%。油茶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年产值突破20亿元,“龙川山茶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林下经济持续壮大,香菇、南药、灵芝等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年总产值超16亿元。竹产业乘势而上,上半年大径竹产量66.74 万根,同比增长23.1%,拉动林业产值增长4.64 个百分点。
农文旅融合发展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中秋假期,龙川旅游市场迎来小高峰。逛千年古城佗城,登广东省七大名山霍山,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洋村摘葡萄、看花海,游客的笑声为节日增添了一份热闹。
与景区一样热闹的还有家电、汽车等消费市场。龙川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以汽车、家电、家居为重点,积极引导商超、汽车销售企业在节假日开展促销活动,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人气财气两旺的火热消费市场是一种常态。从数据来看,1-7月,龙川全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13.9%的高增长速度。其中,限上零售业 1-7月同比增长13.46%,限上餐饮业 1-7月同比增长17.74%,均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回眸龙川今年的消费市场,“活力感”爆棚。开展了“2024 年直播电商年货节活动”“五一购车嘉年华活动”“2024年龙川县汽车下乡车展活动”等多场系列促消费活动,拉动县域消费近2000万元。指导商贸企业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开展了“金马电器 6·29 美的直销”“夏日周末特惠活动”等50多场促销活动,带动商超等企业提升营业额近1000万元。积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组织县域7家汽车、家电企业参与2024 河源市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第一轮全县参与企业消费券发放 300余单,累积销售额 3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龙川县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体活动,进一步带动消费、刺激消费。组织开展2024年春节期间系列文艺活动4场、“四季村晚”1场,成功举办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举行龙川县“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通过举办文艺活动和体育赛事,进一步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带动经济消费。积极探索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耕体验等生产型休闲农业新模式,进一步擦亮“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名片。
据统计,1-7月,龙川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9.25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全市排名第三。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63亿元,同比增长12.0%;零售额实现4.05亿元,同比增长13.5%;餐饮收入实现0.49 亿元,同比增长17.7%。限额以下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34.62亿元,同比增长3.5%。
■本版统筹:刘豪 甘国科 钟剑锐 刘伟东
■本版组稿:本报记者 陈小玲 特约记者 曾祥太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