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东源县

东源打通交通大动脉,建好产业大通道

路网联八方 天堑变通途

2023-12-21 15:40:00 来源:河源日报

■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黄田东江大桥。该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建成通车后,东源县将实现东江沿线乡镇跨江大桥全覆盖。

核心提示

尽管时值隆冬,东源各大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却并未放慢进度:国道205线安防、徐洞至双田,国道205线河源市热水至埔前段改线工程(东源段),省道341线东源县半江镇西溪村至半江村路面改造工程等正在全力施工中。

这样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是东源交通建设项目的缩影。今年以来,东源立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超前谋划,积极作为,开展交通大会战,不断刷新20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度条”,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为推动地东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补短板促共富 谋划交通大路网

今年,东源着力畅通对外交通“大动脉”和县域交通“内循环”,推动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东源段)、国道205线热水至埔前段改线(东源段)、黄田大桥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约6.5亿元,推动交通路网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个山区县为何在推动交通路网建设方面有如此大手笔?

“这是东源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全面分析了东源的区域特点、产业特点、相应的交通配套情况,结合补短板、促共富的要求,对东源全域的交通体系完善提升进行了全面布局。”该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说。

截至今年10月,东源拥有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6家。该县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快速推进项目落地投产。如今,东源现代工业产业集群规模日渐庞大,“让东源制造走向湾区、走向全国”的发展定位对东源的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东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向北出省和向粤东方向的主要通道,在区域公路网中具有重要节点地位。但东源交通存在‘南强北弱’的短板,制约了地区均衡发展,我们必须尽快补上这个短板。”上述负责人表示。

为此,今年9月,东源全面部署开展“百千万工程”暨交通大会战,力争通过新一轮的交通项目建设大热潮,推动域内交通路网不断完善,更好支撑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20个重点交通项目、今年计划投资8.5亿元、到2024年底前完成投资33亿元……此次交通大会战表明了东源县委、县政府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多元立体、绿色智慧”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信心与决心。

为了更好更快取得交通大会战的胜利,该县以增进民生福祉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立足民生所急、发展所需,以“补短板”“强骨架”“拓空间”为抓手,围绕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国省道改扩建、县西环路建设等项目重拳出击,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交通路网。

“我们坚持交通先行,实现了良好开局。交通大会战,接下来要向纵深推进,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东源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交通建设方面,东源要勇当全市乃至全省的“开路先锋”。

要素齐干劲足 开启建设“窗口期”

沿东源黄田镇新街一路向北,宽阔的东江便近在眼前。一河之隔,对岸就是黄田镇乌坭村。走进黄田东江大桥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搅拌水泥、调运钢架、扎驻钢筋,作为连接黄田圩镇与西岸村庄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田东江大桥建设正酣,现已完成总进度的35%。“项目建成后,将解决3万群众的出行问题。”该项目负责人王力说,截至目前,黄田东江大桥已建设完成桩基40根、承台5个、墩身1个和盖梁5个。

据悉,黄田东江大桥项目总投资1.14亿元,系省道230线东源蓝口乐村至义合渡口段新改建项目的先行工程,全长2.66公里,桥梁长度405.6米,宽15米,大桥从黄田镇黄田村跨东江抵达乌坭村,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大桥建成通车后,东源县将实现东江沿线乡镇跨江大桥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赣深高铁东源段周边乃至整个县域公路网结构,实现人享其行、货畅其流,更好保障沿江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火热的建设场景不仅仅涌动于黄田东江大桥工程,还展现在东源所有的交通建设项目中。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额约6.5亿元。其中,长深高速拓宽项目东源段完成红线交地142.85亩、占项目征地总量100%;完成绿美环县路路面建设15公里、危桥改造12座、安防工程137.36公里;县西环路工程一期(县粮食仓库段)顺利推进,已完成投资2900万元,完成进度65%。

交通建设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各项要素保障。在交通大会战启动之初,东源县委、县政府就成立了交通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大会战各项工作,定期研究重要事项,加大交通建设资金统筹力度,紧盯项目建设,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路通则业兴,业兴则民富。在东源,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干线公路、物流公路连线成网,赋予当地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助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