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绿美生态建设“协奏曲”奏响东源
■绿水环绕的东源县城
■广东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核心提示
冬日暖阳透过薄雾洒向新丰江库区的万亩原始森林,东江河蜿蜒流淌,伴着客家山歌潺潺流过东源县。
东源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4个,总面积14.52万公顷,坐拥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70.48%,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二级标准……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县,良好的自然生态成为东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
立足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东源聚焦“四个突出”(即突出规划引领,突出树种选择,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绿色惠民),着力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激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动能转换,共同守护生命的绿色、发展的绿色以及民生的绿色。
绿美家底越植越厚
立冬时节,船塘镇黄沙村的“网红”美丽异木棉开得正盛,艳若云霞,吸引数千名年轻人前往打卡。一树繁花,惹得市民称赞:“五片花瓣略微反卷,恰似美人风情万种。”
植一方绿,冬日亦能迎来满园春。
今年以来,东源开展2023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设置县、乡镇、村三级义务植树点259个,组织5次大型植树活动,种植榕树、枫香、铁冬青等各类树种共18万余株。
“植”此青绿,是东源人的共识。
近年来,围绕森林管理、城市绿化、古树名木保护等,东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树木撑起“保护伞”。今年,东源实施“六大行动”(即实施森林质量精准、绿美保护地、古树名木保护、城乡一体绿美、绿色通道品质和爱绿植绿护绿提升行动),完成林分优化7.57万亩、新造林抚育5.38万亩、森林抚育6.14万亩,并建成森林乡村2个、绿美古树乡村1个、古树公园2个,各项年度任务完成率均达100%,点、线、面全域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
随着科技进步,植树形式更丰富了。10月,我市创新推出“我在万绿湖有棵树”小程序,通过线上认种的方式,吸引、发动各界人士参与绿美河源生态建设,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兴绿浓厚氛围。
绿色潜力不断释放
拨开云雾,锡场镇天然林木郁郁葱葱,中华穿山甲、水鹿、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栖息于此。山林之下,一株株“铁皮石斛、金线莲、射干、吴茱萸”等南药生长旺盛且错落有致,与林中植物融为一体。
一边是野生动物尽享良好生态,一边是林下经济发展正酣。据悉,锡场镇林地面积达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南药种植得天独厚,可利用林地多、潜力大。“近年来,镇里引入南药林下种植,一下激活了沉睡的大片山林资源,种出来的药材还能卖上好价钱。”锡场镇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多年发展,锡场镇建有油茶基地2600亩、南药基地820亩、民宿(农家乐)35家,年产值超2500万元。
锡场镇以绿为底、林下生“金”,是东源发展绿色产业的缩影之一。据介绍,河源正能量更古潭山泉饮料公司是该镇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的主要企业,目前,该公司二期扩建即将完成,年产量将增加至25万吨,预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新增就业100人以上。
今年以来,东源充分发挥森林“四库”作用,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板栗、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等优势产业,新增茶叶种植3500亩,实现产值近10亿元、同比增长23.3%;新增油茶种植2.6万亩,预计产值达3.5亿元、同比增长10%。各项产业发展“如日中天”,一步步完成了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转变。
城市“蝶变”绽放新颜
彩色步道蜿蜒向前,“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碧道慢行系统人来人往。
市民出门见绿,推窗见景,得益于东源持续提升“五边”“四旁”绿化美化行动。“我们在义合镇下屯村建设示范点,新建景点8个,吸引年轻人回乡开办咖啡馆和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2万元。”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说。
东源坚持在传承中实践,在创新中发展。今年,该县以万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打造4条绿美体验旅游线路,中秋、国庆假期吸引游客约60.9万人次,同比增长134.6%。这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森林之城更有人情味、烟火气。
此外,东源还在城市功能方面下苦工,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打好碧水保优战,做好中小河流污染专项整治,同时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个个住宅小区绿意盎然。
夜幕降临,东源县城的东江公园(一期)灯光璀璨,包含文化广场、休闲广场、望江广场、悬挑廊梁、绿道、绿化景观等的东江公园,成为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地。“如今生活在东源,游玩的地方有了不少新选项,幸福感很强。”市民李玉梅7年前到东源安了家,见证了这座小城的发展变化。
由贫困县升级为“山、水、林、城”四素同构的美丽县,东源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绿美行动,重点做好规划区内的城市绿化系统建设。未来,东源将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融合城市与生态,全力打造城市滨江公园和街区水系绿化景观,建成独具客家特色的城乡绿化美化新样板。
■本版组稿:本报记者 曾敏 李成东 杨坚 黄赞福 特约记者 蓝天明 张小建 通讯员 黄小媚 吴辉城 彭冰 修硕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黄赞福 ■稿件统筹:李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