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和平县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开创和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3-12-22 17:21:32 来源:河源日报

74720c55fc92005d97e5e71b8722f12f_hyrbs1222011_001_01_s.jpg

■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秀美风光

18d86d6179c26932f9e208447dd15d7a_hyrbs1222011_001_02_s.jpg

■位于和平县林寨镇的龙德信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核心提示

青山碧水,鸟飞虫鸣,曲径通幽。初冬,和平县热水镇绿意不减。行走在热水镇,让人不禁停下脚步,静静感受眼前的“乡镇美”。

热水镇的美与和平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息息相关。

和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工作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安排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和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举全县之力发展实体经济

和平县密切关注经济走势,切实加强分析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根据市统计部门初步反馈数据,前三季度,和平县地区生产总值89.5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农业总产值24.9亿元,同比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亿元,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52.8亿元,同比增长8.6%。

与此同时,和平县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功举办春季、秋季经贸活动,新签约工业项目22个、合同投资总额73.60亿元(其中已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3个),新动工工业项目13个,新投产工业项目11个。该县全面落实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经营全流程服务,每个签约项目都安排县领导、县直部门一起挂钩联系服务,全力推动中核汇能储能电站、福容固态锂电池等大项目建设,扎扎实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和平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坚定推动园区扩能增效。一方面,挖潜力。严禁“工转商”,强力开展园区用地整治提升行动,去年整治提升889.33亩(约59万平方米);今年的任务为660亩(约44万平方米),目前已整治提升811.33亩(约54万平方米,完成率122.9%、排名全市第一)。另一方面,扩空间。大力实施扩园工程,1815亩(约121万平方米)园区北扩工程加快推进。该县正积极争取深圳福田对口协作的支持,合作共建福田—和平“飞地园区”。

此外,和平县坚持开源节流,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同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凝聚合力 全面开展美丽圩镇建设

答好镇域“考卷”,是“百千万工程”的破题关键。

和平县17个镇各具特色,216个行政村的资源、区位、产业基础也不尽相同,立足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科学谋划圩镇发展,因地制宜分别打造城区镇、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普通镇。突出抓好1个中心镇、2个特色镇建设,推动彭寨镇建成县域副中心镇,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力;推动林寨镇、热水镇分别建好以客家文化、古村落和温泉康养、精品名宿为特色的文化旅游特色镇;指导13个普通镇制定“一镇一方案”,推动各镇差异化发展。其中,下车镇紧扣“农业大镇”发展定位,大力推动粮食生产,今年累计完成早稻播种10391亩,完成春季大豆种植200亩;大坝镇立足交通区位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培育成为工业专业镇;热水镇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热龙温泉度假村,该度假村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新业态,现有9家民宿获得《和平县民宿登记证》,全镇旅游发展软实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结合各镇比较优势,和平县坚持“一镇一策”,目前,热水、古寨、大坝、贝墩和林寨等5个示范镇加快建设,公白镇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建设高标准推进,阳明镇高车水至合水镇腐竹产业园、阳明镇高车水至贝墩镇腐竹产业园等2条县级示范带完成规划设计,各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有效提升。热水镇作为省级重点支持典型乡镇,其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该县着力打造公白镇美丽圩镇省级典型样板镇,围绕落实“七个一”做好美丽圩镇建设,重点抓好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房屋外立面统一、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方面建设。目前,公白镇美丽圩镇建设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

坚持创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活污水处理……“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和平县众多乡村面貌发生巨变。热水镇南湖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依托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民宿产业,大力弘扬文明乡风,“文明+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如今,南湖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河源市文明村”。

据悉,和平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镇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各村持续新增垃圾收集点,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同时,全面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整治提升工作,全面推进辖区内的农房微改造任务,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1800户。

在全面提升各个村庄“颜值”的同时,和平县还持续壮大乡村产业。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加快建设“六个十万亩”农业种植基地,持续发展壮大猕猴桃、百香果、丝苗米、黄豆、油茶、茶叶六大农业产业,高标准推动猕猴桃、腐竹、丝苗米和油茶(跨县集群)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发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同时,组建“强村公司”,整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福田产业帮扶等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工代赈”,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前9个月,全县村集体经济入账资金总量5288.07万元,占全年入账比例91.17%,全县村平均收入24.48万元,全部村全面完成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此外,和平县还将建设2条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40个美丽宜居村庄,推进村内道路建设、农村户厕改造、存量危旧泥砖房清拆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工作,保障镇、村保洁经费,目前全县已下拨农村保洁长效机制资金共1078.5445万元,按季度配套农村生活垃圾补助。

厚植生态底色 推进绿美和平生态建设

和平县高度重视绿美和平生态建设,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制定了《中共和平县委关于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职责,细化任务分工,统筹推进绿美和平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森林结构。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省、市下达年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8.25万亩;实施油茶新造和低产林改造,目前已完成2.95万亩,完成率100%,并通过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检查。

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该县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实施建设森林乡村1个(大楼村)、绿美红色乡村1个(明星村)、乡村绿化美化9个(上镇村、四围村、优二村、洪浰村、西坑村、大塘村、玉水村、上坝村、云峰村)。

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该县开展河源和平热水森林自然公园的总体规划、科学考察和勘界立标工作,计划投入2023年涉农资金100万元,目前已按计划完成总体规划、科学考察和勘界立标工作,现进入资金筹措阶段;完成省下达的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编制等不低于70%的考核任务,目前完成率已达81%(不含黄石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黎明市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研究保护中心拟在彭寨镇建设中华穿山甲野外观测研究站,现进入资金筹措阶段。

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2023年投资238万元,完成该县高速公路通道范围沿线绿化品质提升16公里。

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该县现存古树名木454株,2023年计划抢救复壮古树名木15株,目前已全面完成。

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该县2023年义务植树活动种植近2万株树,约252亩。打造青年林1个、巾帼林1个、亲子林1个,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个,建设乡贤林1000亩。

与此同时,和平县还大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古树公园综合型示范点、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生态修复型示范点等2个示范点建设,其中古树公园综合型示范点(阳明镇大楼村)修复保护古树13株,大径材培育450亩、封山育林提升1522亩、森林抚育提升1050亩,建设森林绿道1600米,重点打造成为观光、旅游、科研和城乡绿美一体化的高质量综合性示范点,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组稿:本报记者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江逸伦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上一篇:向新而行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