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万里碧道建设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专访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城
![p1_s[1].jpg](http://www.hyrbnews.cn/zt/pic/2022-03/11/01cde9f0-4c9f-4c63-abe3-8f7d1782842c.jpg)
2022年全市水利工作目标
河源,傍水而生。呵护好东江碧水,是河源作出的承诺,也是水务部门职责所在。
近日,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将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方面持续发力,开展水库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快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今年力争建设200公里乡野型碧道
记者:今年,在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快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等方面,市水务局有哪些谋划和行动?
张金城:今年,市水务局将狠抓水环境改善,以碧道建设为抓手,以江河构建“一江融粤湾、三廊联城山、六脉织碧网”的空间格局,有序推动东江饮水思源生态长廊碧道建设,优先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展万里碧道工程,积极推进乡野型和自然生态型碧道建设。
一是要完成70公里碧道建设,重点分布在县城、中心镇及主要镇。同时,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点,推进乡野型碧道建设,争取全年完成200公里。
二是要持续紧扣“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推进河湖“清四乱”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系统推进河湖管理保护,深化重点河流治理,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是推进“清漂”、水浮莲防治工作常态化。定期开展全市“清漂”专项行动,继续开展收购水浮莲助农活动,控制水浮莲流入主要河流。
四是在新丰江水库周边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因地制宜打造4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开展水库标准化建设全力防汛抗旱
记者:汛期将至,水利先行。市水务局如何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推动我市水利高质量发展?
张金城: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已安装预警柱210套、室内报警机93部,有力强化了镇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今年,水务部门将开展水库标准化建设,对232宗小型水库实施标准化创建、539宗小型水库实施物业化管理。同时,水务部门今年将加强东江河源段综合治理,推动干流和重要支流堤防达标建设。
一是全力排查水库水电站风险隐患。严格执行“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坚持以“四不两直”、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和监管力度,全面排查水库、水电站风险隐患,继续推动建立健全水利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确保619宗水库的安全和814座电站的安全运行。
二是组织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三期工程,科学实施清淤疏浚,逐步实现中小河流治理全覆盖,确保行洪通畅,减少洪水带来的灾害,形成“山水相映、水网相通、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中小河流新格局。
三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科学合理制定年度采砂计划,加大对重点河段的执法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滥采河砂行为。
四是强化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继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代班制度,紧盯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和气象、水文部门发布的雨水情预警信息,强降雨时期第一时间提醒督促基层防御责任人加强排查、转移危险区群众。规范大中型水库防洪调度管理,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在中小河流沿线等低洼易涝区域安装户外一杆式智能水位报警站,提升镇村山洪灾害群测群防能力。
五是做好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配合省水利厅、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做好新丰江水库抗旱保供水工作。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科学推进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160平方公里灌区工程,提高地区防洪排涝及水资源调度能力。
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达85%以上
记者:对于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市水务局今年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金城:2021年,我市实施重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4个,累计解决饮水困难人口74663人,并圆满完成77个镇496个村2050个自然村13.59万户52.24万农村人口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任务。今年,水务部门将优化提升市区供水管网设施配备,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建立县统管机制,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镇村供水一体化建设。
一是按照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改善全市历年来建设标准低、管道老化、设施缺乏、镇级水厂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我市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达85%以上,逐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此外,今年还将加快市区南北水厂的建设,加强县城自来水的保障工作,对镇、村自来水的安全保障再提升。
二是做好全市居民保供水工作。千方百计做好水库蓄水保水工作,确保汛期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抢抓降雨时机蓄水,严控有供水任务的水库发电弃水,必须结合生活供水、农田灌溉等需要进行,确保发电尾水发挥供水功能。对于达到或接近死水位的有供水任务水库,压减或停止工业、农业用水,全力保障生活用水。
三是全面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更新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强化重点监控用水单位节水监督检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农村养殖、重点企业节水保水观念意识。加强枫树坝水库与新丰江水库两库连通工程前期论证,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供水保障。
■总策划:曾淑梅
■总统筹:杨建平
■采写统筹:范建国 赵锋 董伟伟
■编辑统筹:李天鸿 刘远朋
■采写:本报记者 王亚娇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制图: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