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法治河源

——专访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福民

2022-04-12 10:35:00 来源:河源日报
bf2f9b67514e18471527be3d08cb7664_p1_s.jpg
■河源公安机关推动警力下沉,给群众更多看得见的安全感。


d6292f57eed3729092a7aa7f71f41bbf_p2_s.jpg

今年全市公安工作成绩

平安稳定,是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打造更高质量的法治河源。日前,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福民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市公安局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目标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抓好维护安全稳定各项措施落实,奋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88%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打造更高质量的法治河源。公安机关作为平安河源、法治河源建设的主力军,有哪些工作新思路?

黄福民:平安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紧密关联一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打击“沙霸”“矿霸”等涉自然资源领域黑恶犯罪,“村霸”“乡痞”等农村黑恶势力以及“裸聊”敲诈勒索、“套路贷”等涉网黑恶犯罪。二是深入开展涉毒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严防区域性毒品销售网络,严防网上网下贩毒活动勾连,严防吸毒人员漏管失控,确保不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努力推动我市毒情形势持续好转。三是高标准推进打击假药劣药系列行动。集中侦破一批大要案件,打掉一批犯罪链条,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整治一批重点部位,消除一批药品安全隐患,坚决打赢保障药品安全整体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四是全方位推进“全民反诈”工作。发挥市反诈联勤作战中心功能,加快推动县(区)一级反诈中心实体化运行,着力构建完善“短平快”立体化预警劝阻防范体系。持续铺开全覆盖、无死角的反诈宣传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识骗能力。五是全力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严密排查违法犯罪线索,坚决依法打击涉林、涉水、涉矿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违法犯罪,深入整治以探代采、批少占多、批东占西等乱象,坚决守护好河源的绿水青山。

记者:“河安2022”系列行动是我市公安机关重点工作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是什么?

黄福民: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河安2022”1号专项行动,各项打击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警情数下降、立案数下降、破案数上升”的工作目标。“河安2022”1号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8.88%,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6%,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16%。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一是深化“河安2022”系列行动工作成效,建立健全“压发案降警情”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打防管控能力水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保安全保稳定工作。三是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和防范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市校园内组建最小应急单元1347个

记者:警力下沉,可以让市民更安心。今年,我市公安机关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给群众更多看得见的安全感?

黄福民:一是持续开展“护校安园”系列行动,全市公安机关坚持警力下沉值守,上学日投入警力驻勤中小学幼儿园,落实“高峰勤务”工作,落实校园一键报警及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基本实现与公安机关100%联网工作;推动成立最小应急单位,已在全市校园内组建最小应急单元1347个;持续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防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有效净化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环境。

二是强化义警队伍建设,助力平安守护。广泛组织发动社会力量,组建“河源义警”队伍,通过开展上门培训、集中培训、视频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义警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深化群防群治工作。

三是强力推进“大巡防”工作。按照“打、防、管、控、服”工作机制,坚持以繁华商贸区、交通枢纽站点、旅游景区、人车密集路段等重点场所为重点,采取车巡、步巡和定点相结合的勤务方式,在重大节假日,开展多警种联合武装巡逻防控工作,推动机关警力下沉一线上街徒步巡逻,持续提高街面见警率和震慑力,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

四是常态化开展大清查。围绕影响社会治安的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行业及突出治安问题开展清查整治,按照“突出重点、打防并举、综合施策”的思路,坚持多警种协同、大规模用警、地毯式清查,分时段、划区域强力整肃社会治安秩序,深入清理人流聚集及重点复杂场所部位藏匿的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强化治安乱象整治和治安阵地控制,力求大造声势、形成震慑,全力压缩违法犯罪空间,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已完成736处道路隐患整改

记者:交通出行安全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我市公安机关将如何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提升河源交通安全系数和市民的交通文明指数。

黄福民:我市公安机关坚决打好隐患歼灭仗、秩序净化仗、信息制导仗、宣传攻势仗、协同共治仗“五大硬仗”,重点实施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两项攻坚”,推进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道路交通违法打击力度。持续开展酒驾醉驾、货车超限超载、“百吨王”、违法超员载人、摩电违法行为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查超员、超速、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二是加大交通安全隐患清理力度。对前期全市排查出的9处重点隐患路段加快整治,目前已完成整治8处;加快759处道路隐患整改,已整改完成736处;与市气象局联合排查出6处恶劣天气高影响隐患路段,督促职能部门进行整治。加大对重点运输企业的监管力度,紧盯重点车辆动态监管,与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运输企业92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清除交通安全隐患。

三是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维护。定期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进行日常排查,对损坏模糊不清的交通标线、标志等设施,及时组织维护公司进行修复。加强路口交通信号灯的日常巡查,密切监控信号灯的运行和路口通行情况,根据实际通行状况调整和优化配时方案。

四是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扎实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八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定期曝光重点隐患驾驶人和重点隐患车辆清单,及时发布“两公布一提示”。

■总策划:曾淑梅

■总统筹:杨建平

■采写统筹:赵锋 董伟伟

■编辑统筹:李天鸿 刘远朋

■采写/摄影:苏勇军 李燕南 张书

■制图:小小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