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 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和平样板
——专访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






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要求和平县“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又稳又好发展”,要推动“产城融合”“城园互动”,为和平县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总方向。
“我们将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和平样板。”近日,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和平县将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加快建设“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聚力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六大服务业”,扎实推动产业、园区、城市之间的空间整合及功能融合,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和平样板。
全年计划新引进项目18个以上
记者: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培育“五大产业”的主攻方向,结合和平实际,今年将如何发挥优势,加快推动产业发展?
邓卓文:和平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坚持稳字当头,实现又稳又好发展”和推动“产城融合”“城园互动”的新使命、新任务,深入实施“产业兴县”行动,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计划全年新引进项目18个以上,新动工项目18个以上,新投产项目10个以上,为全市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作出和平贡献。
一是建设“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平县将持续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建设猕猴桃、优质稻、茶叶、百香果、油茶、黄豆等“六个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4%,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
二是打造“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和平县将优化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计划北扩800亩,通过以园促城、以城带产,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和平样板;加快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制药、可穿戴饰品等“六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以上。
三是培育“六大服务业”。和平县将紧盯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抢抓赣深高铁开通的契机,推动林寨古村创建国家3A级景区,连片打造商业步行街、印象新天地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培育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仓储物流业、农机服务业、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六大服务业”,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增长8%。
完成园区北扩800亩
推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
记者:围绕实施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和园区产值倍增计划,结合和平县打造“产城融合”“城园互动”样板三年行动计划,和平县在推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邓卓文:一是扎实开展园区用地整治提升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和功能要素,确保年内清理盘活闲置土地33亩、闲置厂房1万平方米,完成园区北扩800亩、基础设施投资2亿元;二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钟表科创城的集聚效应,力争继续引进10家钟表配套企业,努力申报现代轻工纺织(钟表)特色园区和新材料特色园区;三是进一步深化与“双区”等地优势企业合作,紧盯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个性化、专业化、点对点招商,引进一批竞争力强、关联度高、成长性好的产业链引擎性项目;四是深入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企业“止减上规”,实现“微升小”“小升规”,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18个以上,新动工项目18个以上,新投产项目10个以上。
计划总投资1.35亿实施镇村建设行动
记者:在实施“七大行动”方面,尤其是乡村振兴方面,和平如何实现走在全市前列?今年上半年将具体推进哪些行动,采取哪些措施?
邓卓文: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长效帮扶机制,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分级、分阶段完善台账,对全县现有边缘易致贫户42户168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加强监测预警,实施一户一策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二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继续实施《和平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扎实开展“百企帮百镇”“千企兴千村”行动,通过“企业+困难户”等产业帮扶发展模式,力争2022年重点关注困难户实现10%的增收;充分利用深圳帮扶力量,举办精准就业专场招聘会,力争2022年为低收入人群增设公益就业岗位170个;继续实施《和平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乡村振兴小额信贷风险金,探索开展生猪活体贷、民宿贷、林权贷等政银企多方合作模式,确保2022年为困难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总额不低于500万元;通过“福和直通车”及国家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平台,联合“双创”物流园,充分整合资源,建设和平县乡村振兴农产品电商平台,对接省农业农村厅中西部农产品批发市场、深河扶贫服务中心、深圳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平台,大力拓宽和平县农特产品销路,力争全年帮扶产业销量达5000万元。
三是实施镇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展“美丽圩镇”建设专项改革试点,示范带动村居协调发展,确保年内全面完成镇域环境基础整治;持续开展2022年和平县美丽宜居村庄创建项目,打造美丽宜居村45个,至2022年12月计划总投资1.35亿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工程建设,将上陵镇高速出口至上陵镇江口村风貌示范带、大坝镇九子岗至大坝镇合水村风貌示范带、赣深高铁和平段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列入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由县委领导挂点推进。
四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承包地、林地、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有序流转,促进土地资源整合增值;完善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参与分享产业链全过程的增值收益;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试点。
现场直击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和平发展快马加鞭
大型挖掘机挥舞着铁爪捣平渣土,压路机来回穿梭将土方回填压实……进入和平县工业园大坝工业集聚区,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台台大型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工人们加紧施工,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春节长假刚结束,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各项目负责人、工人们便回到工作岗位,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位于工业园内的瑞祥科技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和平县瑞祥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西省全南县瑞祥塑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营业务为物流用编织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于2021年4月开始基建,总体规划三栋厂房、两栋综合楼。目前,已完工两栋厂房约1.2万平方米、一栋综合楼约3000平方米。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已完成两条全新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约150名工作人员已招聘到位,计划3月中旬投产。今年内,计划完成剩余的基础建设并再增加两条生产线,明年继续扩大规模。“来和平投资,是基于和平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和平县工业园区正在积极推动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北扩工程和大坝工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开发面积4.44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17.3亿元,北扩工程首期开发1.21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征地拆迁,已征地约1000亩,全面完工后,可提供工业用地70万平方米。大坝工业集聚区正在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接下来,和平县工业园区将继续推进大坝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园北扩工程,大力开展用地整治提升工作,解决园区用地紧缺难题,扩大园区发展空间,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结合和平县与园区优势,加大钢铁、腐竹、食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制药、可穿戴饰品六大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重大优质项目落地;发挥园区紧邻和平县城优势,推进园区与县城公共设施无缝对接;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商业配套、公共空间、公共交通,提升园区配套水平。
和平县2022年
发展目标
■总策划:曾淑梅
■总统筹:杨建平
■采写统筹:范建国 赵锋 董伟伟
■编辑统筹:李天鸿 刘远朋
■采写:本报记者 刘昕 叶春雨
特约记者 朱景优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制图: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