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突出产业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 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

——专访源城区区长刘国才

2022-02-21 16:25:00 来源:
153acc8a6e06a069f294cbfa2f73229e_p1_s.jpg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源城区工业园焕发新活力。


源城区本年度产业发展目标

1.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力争本年度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2.大力推动水经济产业发展,力争本年度全区水经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亿元以上。

3.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力争本年度全区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28亿元。

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全年引进产值超10亿元项目2个以上。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的战略定位,为做好今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昨日,源城区区长刘国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源城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赋予源城“坚持‘快’字当头,实现又快又稳发展,示范引领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任务,聚焦聚力“五大产业”“七大行动”,全力做强做实做优实体经济,致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源城,加快打造全市综合枢纽、发展引擎,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市前列,助力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围绕市委提出的实施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和园区产值倍增计划,源城区在推动工业提档升级、打造“百亿园区”方面有哪些抓手及具体目标?

刘国才:源城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聚焦培育“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亿级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集群、百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导向,加快夯实产业园区发展平台,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第一,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源城区工业园一、二期建成区和电子科技信息产业园作为主平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有在建项目4个,其中今年可竣工投产的有富为电子、东翔电子和时进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产值可达1亿元、全年可达3亿元;同时,以河源精电为龙头的增产增效工业企业有6家,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增加产值5亿元、全年可增加产值20亿元。此外,源城区将加大力度推动雅达电子主板上市,力争本年度全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100亿元。第二,大力推动水经济产业发展。源城区以水经济产业园为水经济产业发展主平台,目前已经引进华润怡宝项目,力争3月底启动该项目一期用地清表工作,8月份项目主体动工建设,力争本年度全区水经济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亿元以上。第三,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源城区以低碳产业园为新材料产业发展主平台,目前已经引进特区建工科工项目,力争该项目一期10月动工建设、年底试投产后可实现产值9亿元,力争本年度全区先进材料产业产值超28亿元。第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源城区将坚持区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探索建立区工业发展调度会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多“保姆式”服务。探索实行“管委会+国资公司”管理模式,发挥区运通公司为主体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和开发建设作用,推动一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点进驻园区,加大园区交通、食宿、文体、医疗等生活性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政务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发展壮大一批高成长性企业,扶持好一批老企业,通过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的方式,力争在年底前扶持科尔达、湖水山泉、穗丰实业、金正食品等8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推动天丽高、湧嘉、航嘉源、理想彩印等1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为企业提供融资、减负、稳岗等支持。同时,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招商队伍,探索建立“拿地即开工”推进机制和落地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聚焦“专精特新”领域,争取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进驻源城,力争全年引进产值超10亿元的项目2个以上。

记者: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源城区有哪些具体的思路?今年将具体推进哪些行动?

刘国才:源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聚焦培育“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走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效。做好“小而精”特色农业,鼓励社会资本协同经营“源城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做实“智慧农业”,大力推进省级蔬菜、禽畜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建设,发挥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示范作用,支持弘稼农业、雄达实业等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一延二连三带”产业链条,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农村环境。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升级改造一批农村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推动埔前西片区“五村连片”乡村示范带升级,建设东片区“智慧农旅”示范带,力争新增美丽宜居村2个以上。

记者:今年,源城区在做实做强做优本地区的实体经济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及目标?

刘国才:源城区以市委市政府聚焦培育“生态旅游业”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做大做强旅游业方面,源城区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充分借力春沐源旅游小镇、客天下和巴伐利亚庄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发展精品民宿、农事体验、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依托新丰江、鳄湖、太平古街、东北直街等打造更多特色旅游品牌,规划更多“两晚三天”“一晚两天”经典旅游路线,力争旅游总收入上半年实现10亿元、全年实现25亿元。

在促进都市消费方面,源城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提升城市形象,聚拢中山大道、越王大道、长塘路、沿江路等主干道商业资源,充分发挥坚基商业中心、万隆城、翔丰商业广场等商圈辐射带动作用,以点连线促面打造中心城区核心消费地段。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力争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亿元、全年达到145亿元以上。

在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方面,源城区将以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为契机,加快工业园区厂房及综合楼平台建设,积极引进2至3家具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企业进驻,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源城区将深入挖掘城市内涵,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大拆大建,加强西门井、九重门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加快推进大同客家文创园、高埔岗文化产业园建设,创造更多的源城特色“文化符号”。

记者:在社会民生方面,源城区今年有哪些举措?

刘国才:源城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公共安全等重点惠民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动东城幼儿园等一批新(改)扩建幼儿园建成落地,新(改)扩建区第一中学、御龙湾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整合特殊教育资源发展专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启动省级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着力建设一批省、市级卫生镇村。坚持与市错位融合发展,加快区医疗集团建设,做强“基本医疗服务、基础病诊疗、专业化康复”三大板块。夯实基层医疗基础,完成区人民医院新建发热门诊(感染楼)、迁建高压氧楼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一批医疗卫生项目。第三,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落实3.0版“促进就业九条”,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推进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根治欠薪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现场直击


走进源城区工业园,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华域重工有限公司等工厂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人在忙活着,原材料通过了一道道“关卡”成为商品,销往海内外市场。在另一端,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作业,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日前,省商务厅发布首批“广东省加工贸易制造业龙头企业”名单,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据悉,河源精电是由京东方精电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年加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19764.12万港币,主要经营车载液晶显示器及其相关系列产品。依托京东方集团的显示技术、面板产能及供应链等优势资源,整合京东方精电的营销渠道,以丰富的车载产品经验及严格的品质管控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体验和最优品质的车载显示产品,在国内外广大用户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

河源精电的发展折射出源城发展产业的生动图景,其中,水经济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源城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源城区持续做大产业规模,高标准建设水主题产业园,加快华润怡宝项目动工建设,引进一批食品饮料头部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延展研发、生产、销售、检测等产业链条,打造全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示范区。全面参与市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抢抓“双区”电子信息外溢资源,聚焦新型显示器件、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等领域招商选资,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高成长企业。

■文:本报记者 雷宇烁 何海华 特约记者 黄赟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肖斌 杨坚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