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月季情缘

2024-03-26 11:34:22 来源:

世人都爱花,尤喜以花草装点自己的世界,陶冶生活情趣,营造舒适环境。我妻子,就是其中的一位。

妻子取名为花,实是与花的一种情缘。而认真说起来,她与花可说有缘亦无缘。说有缘,她爱花也养花,且名字又叫花,对花有一种执着的情怀,喜欢花草树木之类的植物,常见她花点零钱从集市、路旁买回些花草放置在阳台、餐桌、茶几、床头。或嗅一下花的清香,或观赏一下花的色彩,或是观察花的生长过程。说她与花无缘,那是因为她所栽种之花木,如桂花、茶树、海棠、兰花与茉莉花等,多数都只开一次花,花谢了,再也不回来!剩下的就是凋零的枝干、残叶与剩土,留下一种莫名的伤感和无奈。我想,这除了对花草缺乏认知、管理不到位,另一个原因许是与上述的花缺少一种缘分。在我看来,真正与她有缘的还是月季,这得从她人生经历的那一段波折说起。

那是2020年秋的一天晚饭后,妻子独自一人散步于淡水河两边的廉政文化长廊,这是她手术后康复期间第一次走出家门。那时,散步在淡水河边的她,打从心底由衷地感恩上苍庇佑,让自己能自由自在地行走在这五彩缤纷的人世间,能自由地呼吸着周边清新空气。带着这样一种涅槃重生的喜悦心情,她一路脚步轻盈地随着散步的人流行走在河边,以一种别后久违的心情重新打量着周围熟悉的环境。

当她走到桥头的拐弯处,见有一年轻小伙子在卖花,其中一盆鲜艳的月季,引起了她的注意。灯光下,翠绿的叶子上,开着好些色彩鲜艳的花朵,有橙红的、粉红的、黄色的。她指着那花问老板:“这是玫瑰花吗?”老板回答道“这个品种是月季,一般人都将它看作玫瑰了”!“噢”,妻子如梦初醒,原来这就是自己平时看书时文章中所描述的月季花,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真容。妻子感到格外的喜悦,想到眼下的自己是大病初愈后,第一次独自走出家门散步,偶遇这么一盆如此美丽、漂亮、养眼的月季花,想必是自己与月季有一种不解的情缘!故当即跟卖花的小伙子讨价还价,买下了这盆钟情喜爱的月季花以作留念!

月季花,又称“月月红”“长春花”“斗雪红”……属藤科、矮脚灌木、常绿半常绿植物,品种繁多,枝干多刺,类似蔷薇。月季,花史悠远,最早产于中国,后转移到西方一些国家,待到汉朝回归东土,盛行于唐宋。起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处于弱势,由于历史根源和历代先民长期种植的习惯和爱好,最终成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有“花中皇后”美誉。历代文人墨客也曾为月季留下过许多赞美的诗句。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赞美月季“晚开春去后,独秀院中央”;明代诗人张新描绘月季“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属东风半属情;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季春”;还有北宋文人韩琦赞誉月季“牡丹殊绝于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何以此花容艳足,四时花放浅深红”的诗句,等等。

月季,品性温和,不争春、不斗夏,能经风雨,不惧寒暑,花期较长,耐开耐放,是一种坚韧不拔,美好、和平、友谊的象征,被卢森堡、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选为国花。在我国,是北京、天津、南昌、青岛等数十个城市的市花。

是日晚,妻子将月季花抱回家,安放于阳台一个较为显眼的地方。按照花老板的叮嘱,给花的叶、茎、根喷了少许清水,擦洗干净花盆,像是给它接风洗尘。然后,美滋滋地端详着这位新来的“客人”。

月季花开,清风徐来,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清韵华贵。然而,其贵而不傲,艳而不俗,确实让人有一种“花中皇后”的感觉。

鉴于以往养花的经验,妻子不再天天给花浇水,而是每日观察花土,发现土质有点干燥时才浇水,有时浇些淘米水。日复一日,妻子就这样小心翼翼而又有所放任地打理着这盆花色鲜艳的月季,生怕它跟之前养的鲜花一样,不知哪天转眼就枯萎凋谢了。一段时间后,阳台上的月季花变得越来越艳丽动人,在骄阳下摇曳生姿,花色也由浓郁渐渐变淡,变得素雅,先由橙红色,到粉红色、黄色 、素绿色,最后到白玉色。每一种颜色的变异,都是无声无息地渐次变化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散发出一种璀璨夺目而又静谧的光晕,显得那么素雅、高洁、清盈。就算遇到风雨天气,它依然傲立,迎风起舞。面对着这么一盆奇异的月季花,妻子不时地发出惊讶的赞叹,并用手机拍下每一种花色的精美图片,制作成早安问候图,还制作视频配上歌曲,以作纪念,并一个劲儿地跟我探讨每一种花色的寓意及其神奇的变化,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还记得那盆月季持续开花三四个月后,最终花枝上留下数朵白玉色的花骨朵,妻子给它拍照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拍出了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画,顿时惊呼道:“哇,花神到我家了,花神到我家了!”

瞧着欢呼雀跃的妻子,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苏辙描写月季的诗句:“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我想,劫后余生的妻子不正具有月季那般顽强的生命力和敢于与恶劣环境搏斗的精神与品格吗?

妻如月季,月季如妻美。

    上一篇:寻梦江南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