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寻梦江南

2024-03-26 11:34:10 来源:

自古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犹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三游江南曾写下脍炙人口的亘古名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看来,游江南,赏江南烟雨景色,亲亲姑苏小桥流水人家,聆听枫桥夜泊古寺钟声……乃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是古今文人墨客的追求与向往。

仲秋时节,随着人们欢快的脚步,我们坐上东去的高速列车,来到了这曾经一览而过,今又重温重游的令人难忘的苏杭。在杭州,我们先来到地处市中心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领略与体验这里的湿地文化及其风景风情。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距西湖仅5公里。历史上的西溪湿地,占地约60平方公里,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其实,在我国,湿地公园自古有之。就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来说,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而复兴于当代。现今的西溪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0.38平方公里,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当你走进这片湿地公园,沐浴着绿色而湿润的园林风光,漫步在古朴雅致的蒋氏村落及街市,穿过那曲径通幽的小巷,亲吻着湖边杨柳树下那一缕缕阳光和清新气息时,你就会觉得心情格外舒爽,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台阶上、荷花池旁的你,还真的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游览完杭州湿地公园,已是下午2点。接着,坐上旅游大巴,匆匆赶到乌镇。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我们入住酒店,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便走出酒店门口乘车,约10来分钟就到了我们此次行程的首个打卡地点——乌镇西栅景区。

乌镇风景名胜区,由乌镇西栅和乌镇东栅两个景区组成。其除了规模与环境差异之外,均体现了江南水乡之最、美、气派和她的水乡文化内涵与特色。就以乌镇西栅景区来说,从西栅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制作坊、经典展馆、宗教建筑及其民俗风情风貌,到那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漂亮的夜景,无不让中外游客心仪心动而流连忘返、赞叹不已!从这一处处古朴典雅高端的建筑、完美的城市格局和生息在小桥流水两边人家的恬美优雅生活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这片土地的神秘,感悟到其物质文化的本质与优越,从而领悟到其非物质文化力量。

夜游乌镇水乡,我们似乎来到了人间天堂,仿佛进入仙境。这里的夜景和夜市特别美。华灯初上,灯光璀璨,河水泛光倒影。条条街道店铺生意火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一派欣欣向荣、盛世繁华景象!每走一步,眼前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目不暇接。在街市中心的拱桥上、湖水边、亭台楼榭旁,我们拍下了不少亮丽的照片。由于初来乍到,对环境不熟,夜幕下的灯光扑朔迷离,游兴正酣的我们竟然迷路了,好像走进迷宫找不到出口。

位于杭州市北部的南浔,素有“湖笔之都”“中国古桥之最”“江南六大古镇之首”美誉。这里,拥有香火缭绕的寺院、中西合璧的豪宅、诗意浓郁的园林、“钦若嘉业”的书楼、傍水而筑的名居、风格独特的拱桥、蜚声海内的湖丝、巧夺天工的雕饰……它们犹如一幅幅古朴、淡雅、怡然、诗意香浓的水墨画,尤其是那一座座经典雅致、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园林建筑,让人陶醉,让人难忘。

不觉间,我们来到南浔古镇一座名叫“小莲庄”的古豪宅参观。“小莲庄”名字清新,禅意浓浓。该豪宅的创始人,就是江南首富刘镛。刘镛(1825—1899年),名介康、字冠军,排行老三,其祖辈、父辈皆是丝行的雇工。15岁的他在南浔一家绵绸店当学徒,从一年杂工、二年帮工,到第三年手拿“一把尺子,丈量丝绸”。也就是说,刘镛的基业是从“一把尺子”开始,最后靠“一把尺子”量出了偌大家业。刘镛是有真本事的人,有着为人处世的好理念。其发迹的三条秘诀是:“第一,官府里要有人;第二,要与洋人打交道;第三,后代要读点书。这最后一条很重要!后代不读书,事业就没后劲,需要与洋人打交道,都必须读点书。” 此外,刘镛还立有十六字“家训”,那就是:“以忍处世,以信为本,以诚待人,以孝事亲。”

“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是刘镛子孙三代精心规划构筑的杰作,始建于清末,总占地面积32328平方米。“小莲庄”以一方荷花池为中心,其周围以亭台楼榭点缀。园林西侧为刘氏家庙,前有御赐牌坊两座,家庙西侧为刘氏义庄与刘氏私塾。嘉业堂藏书楼,是楼主刘承干为藏书而专门兴建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因得清朝皇帝溥仪赐“钦若嘉业”金匾而得名,鼎盛时期藏古籍18万册共计57万卷,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塘古镇位于杭州的东部,离杭州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那是我们参拜福严寺后,接着赶往参观游览的第三个打卡风景名胜区。西塘古镇,阿汤哥在白墙黛瓦间的跳跃穿梭,在烟雨长廊间的飞速狂奔,把这个浙江嘉善县小镇的美景,随同《碟中谍3》一起带给了全世界。远眺水乡,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熏染下恰似一幅淡彩宣纸画。走进西塘古镇,连廊苍老,弄堂幽深,仿佛进入了久远的历史年代。

有人说,西塘的精华在于一早一晚,找一家临水客栈,或推开窗凭栏而眺,或坐在临水院落的躺椅上沏杯茶,静静地享受古镇的慢时光。不是吗?就在我们那晚游览西塘古镇两个小时后,感到疲累时,我们便走进一家名叫“明清食代”的客栈骑楼,凭栏而坐。 此时,夕阳已西下,红霞漫天,霞光与古塘街市的灯光和那拱桥下的水光相倒影、相辉映,美丽繁华极了,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莫不给人一种“天上街市”“人间天堂”的感觉。面对如此美丽的夜景,我们点了几个江南特色小菜慰劳肚子,享受着西塘古镇的夜生活慢时光!

犹记得,在游览西塘古镇的那天下午,我们从下榻的酒店走出,漫步在西塘街头,逛商店、观市容,欣赏着这座陌生而又古老的水乡古镇的风情风貌。走到步行街口,我们远远看见街边有几辆黄包车(人力车),妻子雅兴大发,当即叫停一辆,说要感受和体验一下坐黄包车的滋味。黄包车师傅很厚道,山东人氏,三十开外,粗壮结实。讲好价,我们就坐上了黄包车。黄包车,名副其实,黄色的坐垫,黄色的敞篷,就连车夫穿的上衣也是黄色的,走在大街小巷,着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好心的人力车夫将我们带入最为古老的西塘街市,边走边为我们作解说,多少让我们知道了一些西塘古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游西湖那晚,似乎天公不作美,晴朗的天空忽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当时我在想,游览西子美景的“重头戏”,恐怕又要成为“走马观花”,或是在夜色下匆匆“到此一游”了。没想到,烟雨蒙蒙的西湖景色更加美丽动人,更能彰显江南景色的韵味与曼妙。同时,也让人更能体验和领会到苏轼诗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是的,西湖是一个少女,一幅天然不加修饰的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块巨大的翡翠。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是雨中……

我们游兴依然,激情未减,纷纷登上游船,迎着风,借着月色,冒着蒙蒙细雨,悠然自得地泛舟于波光荡漾的湖面上。随着船动,湖岸边的长堤、苏堤、断桥、雷峰塔一一尽收眼底。游船上、蒙蒙秋雨中的我们在感受着西子湖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画面及其意境,在与杭州人民分享着这一人间仙境般的最美西湖。

都说西子湖畔爱情故事多。钱塘、西泠、断桥、雷峰塔等,处处留下爱情的足迹。是啊,这里不仅有白娘子和许仙雨中送伞相惜相爱的爱情奇遇,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情谊长的经典爱情奇缘,更有一代名妓苏小小与阮郁、鲍仁二君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真是“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要分明白,还须青眼看”。

苏州一日游,乃我们本次行程最后一天。清晨6时半,我们从下榻的酒店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了苏州城。在这里,我们来到了苏州市境内的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

“狮子林”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局高雅,园内有“山”、园内有“园”。走进“狮子林”,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显,曲径通幽,环境幽雅,让人有一种迷阵的感觉。这里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因江南属平原地区,很少有山,开门不见山。这对淳朴、直爽、说话办事爽快,喜欢开门见山的苏州人来说是一个欠缺,故在园林建筑风格上,他们注重园内假山的建筑和室内假山的摆设。这许是一种道,一种禅意。有趣的是,一些造型较大的假山群,不但可以藏人,而且也可以穿行,置身其中,让人仿佛有一种神游太虚幻境之感。

游罢“狮子林”这一颇具苏州特色的江南园林,我们又来到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和寒山寺。这是我第二次眷顾枫桥和寒山寺了。

的确,苏州城很优美,古韵悠悠,温馨整洁,江南水乡韵味浓郁飘溢,有着一种厚重的历史久远感,让人博古怀旧,依恋故土。难怪本分、善良、随和的苏州人,都不愿往外发展,更不喜欢离乡背井打工,而更多的是留守家园,享受他们幸福快乐的慢时光。

枫桥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部古运河畔,因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诗而名满天下。其集古寺(寒山寺)、古桥(枫桥)、古关(铁铃关)、古镇(枫桥镇)、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于一体,素有“五古”美誉,具有典型的古代江南水乡市井风貌,处处闪烁着历史文化光芒。

在“苏艺名人坊”,一对俊男秀女艺人,特地为我们展演了苏州说书评弹。一首经典的江南名曲《好一朵茉莉花》,令我等兴味无穷,久久难忘。我想,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苏州枫桥评弹,确也不枉此行!

漫步古镇枫桥、寒山寺和铁铃关,伫立于唐诗人张继铜塑像及他那首《枫桥夜泊》诗前,我仿佛在博古怀古,心中填满了对这片古老土地、市井风情和诗人张继的敬仰之情,那首《枫桥夜泊》即时在我心中回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寒山寺,为了体验和感受寺内钟楼那远古奇妙的钟声,我们特地前往钟楼侧边的售票窗口,买了两张票,虔诚地登上钟楼,各自敲钟三下,将我们的心愿与梦想,随同那浑厚而悠扬深长的钟声,飘荡在千年古刹的上空,飘落在我们心灵深处……

    上一篇:青莲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