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推动创建国家农高区取得突破性进展

——专访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党工委书记钟志坚

2022-03-23 11:35:00 来源:河源日报
a1a105b5998298559d7d8da7f6c51224_p1_s.jpg
■东源县顺天镇党演村千亩油菜花成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网红打卡点
83005ba75fac5bb2a73925f5130e5504_p2_s.jpg
■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农产品加工孵化中心


e91fe136a9881f596702e34900a6a23f_p3_s.jpg


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 今年工作目标

作为全省唯一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国家农高区)的地区,灯塔盆地如何围绕创建国家农高区这一主线,在培育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样板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前日,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党工委书记钟志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发展岭南丘陵绿色低碳农业为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推动创建国家农高区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抓实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等

11个项目落地建设

记者: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如何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等,全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

钟志坚:今年是创建国家农高区的关键之年。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按照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和科技部有关要求,加速集聚农业科创资源,探索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涉农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优势产业,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夯实5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科技创新、研发服务、转化示范分中心平台,把农高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国鸡品种研发和育种技术等复制推广至全市农村,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发展岭南丘陵绿色低碳农业。一方面规划布局岭南丘陵特色种业基地,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油茶、蓝莓、生猪、国鸡、肉鸽、狮头鹅等品种为突破口,自主研发培育种质资源,孵化培育一批现代种业。另一方面,围绕以高山茶油和蓝莓鲜果加工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油茶种植和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立体生态种养业、以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方向,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年,重点推动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万隆茶浓缩液、华源康、光明鸽、金冠食品、南方国鸡等8个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推动大北农饲料、忠仁黑蒜、奶山羊等3个项目加快完善前期工作尽快动工,12个在谈项目顺利落户。

三是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发挥人才聚集优势,统筹推进平台、项目、人才等要素与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高层次现代农业人才引育工作。重点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力争一年内引育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万人次以上。

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盆地经验”

记者:在实施“七大行动”尤其是乡村振兴方面,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如何实现走在全市前列?

钟志坚: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抓手,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带动,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提升城乡融合水平,提高农村综合改革效能,培育广东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样板。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超40万亩耕地资源,巩固和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支持东瑞集团、汇先丰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每年供粤港澳大湾区粮食6万吨、蔬菜35万吨、水果20万吨、生猪20万头、冰鲜鸡9000吨、水产品1万吨以上。运用好省农科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灯塔盆地试验站等科研平台安全监测技术,加强对产地环境污染物、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物、畜(水)产品兽药残留物以及农产品中潜在未知污染物的检测筛查,切实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安全把控水平,保障供大湾区农产品优质安全。

二是坚持增进群众福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以蓝莓、西施柚、油菜花、百香果等种植项目为载体的观光农业,打造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深化提升沙溪盲桥小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试点及农业企业返还土地收益联农带农机制、党演自主流转集约土地模式等农综改革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盆地经验”。

三是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新城。优化与大湾区的交通联系,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加快推进粤赣高速顺天互通立交、农业大道、田园六路、田园八路、田园十路、丰收四路和丰收五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全力协助水务部门对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可实施垦造水田的区域进行灌区规划设计,加快破解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工程性缺水问题。统筹推进信息通信、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动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

记者: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而油茶是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的主导产业,农高区将如何推动油茶产业园建设发展?

钟志坚:2021年,我市成功申报省级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并力争将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农业产业园。该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以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为核心,依托美林油茶等10个实施主体,辐射覆盖东源、和平、龙川3个县域,涉及26个乡镇,全域面积4195.97平方公里。目前,园内油茶种植面积达49.96万亩(占全市油茶总面积的61%),油茶籽年产量3.91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2亿元。

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将紧盯这一主导产业,全力服务、加快推动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发展。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工作进度和农高区灌区工程规划建设,力争3月底前新增流转土地1万亩、全年新增流转土地2万亩。二是在土地、道路、电力等方面服务好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早日投产。三是发动和鼓励科创平台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突破油茶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四是示范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油茶产业形成规模、集群成链,打牢创建国家农高区产业基础。

现场直击

美林油茶项目“火力全开”

已种植油茶约8000亩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灌区船塘河提水工程、田园六路、田园八路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

记者在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施工现场看到,建筑面积约868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已完成地梁结构工作,4月中旬可完成大楼一层建设,6月底前完成大楼主体建设,预计5月启动5栋油茶精深加工厂房基础建设。在种植基地,大片刚种植的油茶生机勃勃,以美林油茶加工产业园为龙头的立体生态种养业产业集群,正在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加速集聚。目前,美林公司在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已流转土地约9200亩、种植油茶约8000亩。

“建设2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是美林油茶项目的第一产业。”美林农业河源油茶项目公司种植部经理吴凯介绍,5年内,种植基地将种植20万亩油茶树,生产茶油、美容护肤等产品,发展森林康养旅游项目,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综合性油茶产业园。

■总策划:曾淑梅

■总统筹:杨建平

■采写统筹:范建国 赵锋 董伟伟

■编辑统筹:李天鸿 刘远朋

■采写:本报记者 刘昕

特约记者 欧阳健

■摄影:本报记者 杨坚 黄赞福

■制图:吴丹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