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货邮”助力紫金农特产品“出村出圈”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农村“客货邮”是城乡客运、农村物流和邮政快递融合发展的一种模式。今年以来,紫金县在全市率先试点“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为当地农特产品上行渠道拓宽、消费品下乡流通开辟了新路径。
紫金蝉茶是紫金县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作为紫金蝉茶主产区,龙窝镇种茶面积超3万亩。如何让好茶走出大山?物流的便捷与高效,是关键因素之一。网名“阿勇”的钟泰勇,是一名有着40多万粉丝的网红主播。他是土生土长的龙窝人,正致力于将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9月,“客货邮”率先在紫金落地,阿勇所在的农村电商公司成为“客货邮”交接站点之一,实现了农特产品直接在家门口封装、发运,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和阿勇一样喝上“客货邮”融合发展“头啖汤”的人还有很多。目前,紫金全县共设有物流共配中心2个、邮件交接中心16个、融合线路24条,沿线设有80个邮件交接站,参与客货邮线路车辆45辆,连接约100个村站点。不但实现了快递进村全覆盖,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提供高效的运输保障,打造出一条具有紫金特色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之路。
据紫金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推行“客货邮”融合发展以来,紫金县通过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实现物流成本下降、快递提速。同时,通过农村客运企业转型,有效解决客运企业运营成本高、车辆空载的问题,实现降本增效。
据统计,截至目前,升级后的县物流共配中心日均处理邮件能力从7000件提升至1.5万件;通过客货邮车辆运送到乡镇邮件约15万件/月,占总量35%;物流成本下降约10%至15%,平均时限缩短0.5天至1天;通过客货邮运送的农产品日均从300多件提升到500件,带动农产品销售额150万元/月,提升约40%。同时,帮助农村客运车辆减少空载率,预计新增运输收入40万元至60万元,实现运输企业降本增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