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球事
■温伟权
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足球跌宕起伏,全国球迷好似坐了一趟过山车。正月初一晚上,中国男足1比3输给越南队,无数球迷气得就差吐血了,痛言“今年不堵车,看男足堵心”。看着洛国富、阿兰等归化球员输球后落魄无助的神情,真的为他们几个感到心痛—— 一把年纪了,好不容易挤进国家队,没想到却进错队了,有人为此戏言“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籍”。不过,我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毕竟陪伴国足二十多年了,早就见怪不怪了。
正月初三晚上,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半决赛上对阵日本,历经加时赛,两度落后两度顽强扳平比分,最后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对手,挺进决赛。中央五台体育频道未安排直播,我拿着手机看文字直播,一直等到凌晨1点点球决出胜负后才安心睡觉。这场比赛稍微安慰了中国球迷受伤的心,可怜男足因女足逆转取胜,又一次被痛骂。正月初六晚上,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足上半场0比2落后韩国队,下半场连进2球追平比分,最后在补时阶段绝杀韩国队,3比2战胜对手获得亚洲杯冠军,让全国球迷欢呼雀跃,举国欢庆。“这才是中国足球应该有的样子”,表达出中国广大球迷的心声。
说起我所见证过的足球故事,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最早看球是在1997年,那时我正读初三。一天下午,电视机里直播广东宏远队对四川全兴队的甲A联赛,场上全兴队配合流畅,进攻犀利,让我眼前一亮,对全兴队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从此,我便经常看甲A联赛,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7月20日北京国安9比1胜上海申花那场比赛,北京国安刚刚引进的三杆“洋枪”同时登场,由此制造了震惊甲A的“工体惨案”。一时,全国舆论哗然,《足球》报用了好几个版面的篇幅报道和剖析这场比赛,还配上了范志毅泪晒赛场的相片;中央五台《足球之夜》节目,则做了专题深度报道。现在想来,当时的媒体和球迷是多么的纯粹啊!
1997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也让我记忆尤深,那届国家队号称史上最强国家队,范志毅、郝海东、张恩华、彭伟国、高峰……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第一场对伊朗队的比赛在大连金州体育场举行,范志毅上半场打进了一个点球,下半场开场没多久李明在禁区右侧一个漂亮的凌空抽射,中国队2比0领先。电视转播镜头对准了当时的主教练戚务生,或许认为中国队已经稳操胜券了,他频频向现场球迷挥手致意,全场球迷更是玩起了人浪。岂料赛场风云突变,下半场伊朗队右后卫马达维基亚如神兵天降,接连撕开中国队的后防线,35分钟内伊朗队连进4球,实现惊天大逆转。这场比赛成了那届国家队球员和广大球迷心中永远的痛。
学生时代,我了解足球消息主要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中央五台每天中午12时和下午6时的体育新闻,特别是下午6时的体育新闻,时长半小时,基本每天必看。第二个渠道是《足球》报,一周2期。我几乎每篇报道都看。因为有《足球》报的预热,我对1998年法国世界杯充满了期待。当时世界足坛巨星云集,巴西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意大利的巴乔、维埃里,德国的克林斯曼、埃芬博格,荷兰的博格坎普等等。有一场英格兰对阿根廷的比赛,在凌晨两三点进行,为了看球更有气氛,当晚我专门去了一个亲戚家,没想到比赛前竟然停电了,错过了精彩的比赛和欧文的“横空出世”。那一届,我最喜欢拥有罗纳尔多的巴西队,可惜巴西队在决赛时1比3败给了法国队,成就了齐达内。
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恰是中国女足的巅峰时期,孙雯、刘爱玲、高红、赵利红、范运杰、孙洁……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当时的主力球员。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与美国队的决赛,120分钟内战成0比0,最后在点球大战中4比5输给美国队,屈居亚军。早在那时,女足精神就已深入人心。世界杯亚军,对中国男足来说是多么遥远啊,能冲进世界杯决赛圈就属奢望了。中国男足要想获得世界杯冠军,只怕是上帝也见不到了,我不自觉地想起了这个笑话。
2002年日韩世界杯,因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男足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当时我读大二,学校开放了歌舞厅让学生们观看中国队的比赛。第一场对哥斯达黎加,开赛前奏国歌时,有同学拿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展开在大屏幕前。在场的同学们都激动地站起来,亢奋地吼起《义勇军进行曲》,此情此景令人振奋不已,只可惜中国队技不如人,0比2输给本以为是最弱的对手。小组赛第二场0比3输给克罗地亚,第三场0比4输给巴西队,以0胜0进球结束了首次世界杯之旅。
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很少阅读《足球》报和观看中央五台体育新闻,对国内外的足球消息渐渐陌生起来。不过,中国男足的比赛我都会坚持观看,毕竟是祖国的球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般,虽然特别不争气和没出息,但仍然会关注和留心,真的是应了那句“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