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荷开(外一章)
■吴湘
昨日与友人刚说了想去看荷的话,今天清晨五时未到便自然醒来。大约是有那么一点心灵感应的,既如此,就去看荷吧。
昨日下了一场雨,今天地却是干燥的,夏日的风雨来去匆匆,只有太阳是瞅着了机会就要冒出来。五时十五分出门,天灰蒙蒙,尚未大亮。路上行人与车辆不多,但三三两两还是能遇见,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要去的是苏家围,车从市区驶入东源县城,过木京桥后开往仙塘镇古云村。这条路我是熟悉的,在这条路上往返了不知多少次。我曾在这驻村3年,经过此地,亲切感油然而生,但并未停留,毕竟想要赶在日出之前到达目的地。
古云往义合的路,一侧是山,一侧是水,道路在山水之间,颇有些诗意。一个不留神,朝霞与初升的旭日都出来了,霞光柔柔,江水悠悠,朝阳温润。此时,看不看荷,倒也不是那么重要了,眼前风光正好,何不就地欣赏?我停了车,走到江边,凭栏而眺,感觉内心刚升腾起的一丝浮躁渐渐被压下去。生活大概就如与这场日出的偶遇,天气预报说有雨,但只要出了门,只要愿意抬头,阳光还是会来。再远的终点,方向对了,步子迈开了,就会有到达的一天;心有暖阳,便无薄凉岁月。
这是个美好的小插曲,给这一次赏荷增添了温暖的色彩。我赏了一场日出,继续朝着目的地而去,这一路再无波折,直奔苏家围荷塘。
荷塘已有人在,两个居民,三个游客,都是女人。这身份很好辨认,两个坐在矮凳上的婶婶,显然是居民,一堆碧绿的芋梗就在她们身侧的地上叠放着。芋梗细长又有厚度,看来已经洗净,她们正在剥皮去丝,是在准备晾晒呢。义合镇的酸笋、酸芋梗可都是出了名的,我可太爱了。这一堆的芋梗,除了要放在这地堂晾晒风干,还有一些嫩的是择好先放着,晚些回去用开水烫过,切段入坛,要做成酸芋梗的。酸芋梗用辣椒、蒜蓉一炒,香油一泼,口感柔软而生脆,唇齿留香,单是想一想就忍不住要咽口水。
我赶紧把目光从芋梗处转移到另外的地方——荷塘,不然一会真流口水了,可不闹笑话了。有三个女游客,正在专注地拍照赏荷呢。她们约莫五六十岁,都身着旗袍,身段均是曼妙,气质皆典雅。我隔着荷塘都忍不住先多看了她们几眼,都说岁月从不败美人,是有道理的。
再看荷吧。我沿着塘边,一枝枝荷看过去。荷塘不大,时间充裕,我有足够耐心去和每一朵花、每一片叶交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满池碧绿中,那细嫩的叶子平静从容地躺在水面上,看着瘦弱却能支撑一朵花开的荷茎从水底探出,一枝枝的嫩芽已为盛开做好准备,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在努力成为一个圆。
在这样不热不燥的光阴里,青蛙还没吵闹,远处树上的蝉鸣隔空而来竟成了动听的乐曲,但这乐曲与鸭子的歌声显然不搭。不知何时,来了一群鸭子,只见它们悠哉悠哉地踱着步来到塘边,再一只跟着一只跳入水里,它们在没有荷的那一片塘水里“嘎嘎嘎”地唱得欢,又似乎在开晨会。有两只渐渐地离了群,游上塘边的石阶阴凉处,耳鬓厮磨,不知在说什么悄悄话,好一派“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场景。
太阳渐渐上移,我看一眼时间,正好回去上班,且挥手与这逍遥鸭子告别,且与这荷塘、这荷暂别。沿着荷塘往来时路返回,眷念地再看一眼,却发现我初来时看到的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苞们都展开了花瓣。它们在日光下,一寸一寸地绽放,我竟不知不觉见证了它们的成长。原来,一朵荷的盛放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阳光足够,只要我们愿意等待。
荷呀,盛夏悠长,我们来日再会。
年少不识荷花美
骄阳来了,夏天就到了。蝉多起来,热烈地鸣唱,声远音噪。
阳光一出即盛夏。午间,即便是不走动也能出汗的时间,我却最喜此时独自去觅一处清凉。观塘村的荷花开到深处了吧。离上次和友人一起去看荷已有些时日,那荷塘的花,不知是何光景了。
这般想着,车就驶进了观塘村。
果然,炎热的午间比清早还更要人迹罕见。疼爱后辈的老人一大早就发来信息,说这么烈的太阳是要避开的,不得已定要出门便撑伞吧。可我是个不爱撑伞的,戴个帽子也算听了老人言了,心中却想着,当是要去折一片荷叶。若举起一张大荷叶,应当比任何伞、任何帽子更能得一片清凉。
荷塘的花与前些日子所看,未有大变化,还在花期中,处处有花苞,处处有盛放的花,粉的、白的,竞相争艳。事实上,进入荷的花期以来,我已经多次为它而来。常常就在这样的午间,静立着,长久地凝望着它们,每一个瞬间,都觉得充满意味。
但即使我看了无数遍这荷的风景,我依然觉得它很美。余光中说,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我很喜欢他这话。有时候觉得来看荷,不仅是为了看那一枝荷开,也爱看叶子,爱看梗茎,爱看莲蓬。有时,甚至是为了看一朵已然落了花,只剩花蕊的莲。而在这样的午间,看青青碧叶,比花更诱人。我也想效仿余光中,折一张圆阔的荷叶,却不包月光,不包相思,只包这份不为人扰的心安与沉静。许我在那彩色的荷花之中打包一份清新的绿意与清凉,在日后烦躁的时光里,能平心静气一些。
但我终究没下手。有些事物只适合珍存在文字与图片里,在该在的地方发光发亮便好。夏风吹过,荷叶层叠起伏,碧湖清香满溢。听角落里的青蛙阵阵欢叫,看塘边的树叶随风摇曳,阳光一阵一阵在水里荡漾。树上蝉依旧吵闹,鲜绿的树叶被晒得反光,身上喷的驱蚊水已然失效,蚊子也开始亲近我。但我没有急躁,低头看,低垂的花瓣和荡漾的池水相互映衬,我想所谓的岁月静好,应该就像现在这样,脚步不疾不徐,心情不急不躁。
和往常一样,我将自己交付于这一池的荷,没有理会喧嚣的蚊子,它也是赏荷当中的一环呢。站立久了便转而静坐于阴凉处,用我那藤制的帽子当蒲扇,摇动起来,蚊子便不近身。树影斑斓,阳光迷眼,我在“蒲扇”一摇一晃中看着一池荷开。荷塘里,荷尖上的蜻蜓正翩翩飞舞。蜻蜓大多是红色的,透明的红色羽翼在阳光下特别好看,脑海里一瞬间就响起了小虎队的歌:“飞呀飞呀,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它的梦……”青春的记忆扑面而来,免不了又一阵缅怀。青春与荷,关系不大,却总是跟一只只红蜻蜓相关。而此时,一只蜜蜂大约是嗅到了荷花的香气,它飞落下来,盘旋在一朵即将盛开的荷花周围,找准目标后俯冲而下,准确地钻进了花苞里。它的冲击将我对青春的思怀也一并击碎。
年少不识荷花美,悟香已是近中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