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共赴一场梅花之约

2024-01-20 16:49:08 来源:

■李倩仪

听闻饶平县汤溪镇的梅花开了,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我们驱车从市区出发,上了高速,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下了高速,沿着乡道而走,道路两旁都是连绵的青山,田地葱绿,一棵棵茶树有序排列着,山路蜿蜒,几处拐弯之后,我们的车抵达了居豪村,共赴一场梅花之约。

村庄的道路两边都是成片的梅花,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向窗外望去,一片雪白。待我们的车停好之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车了,游人不少,摆摊卖农产品的也很多,冬天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好舒服。

走到岔路口,我们随意选了其中一条路,慢悠悠地走着,两边是青山郁郁,山脚下的田地种了各种瓜果蔬菜,放眼望去,一片田园风光,生机盎然,成片土地种上了丛丛梅树。我们沿着小路走去,梅树的枝丫伸向路的两边,枝干枯黑,枝头却开出了白色的梅花,一树一树的雪白,惹得游人驻足在冬日的白梅丛中,躺在冬天的暖阳里舒展身心。走近花丛中,每一朵梅花开得正盛,仔细一看,五片小小的白色花瓣紧紧簇拥着浅黄色的花蕊,在蓝天暖阳的映衬下,看着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弯腰细嗅梅花之清香,沁人心脾,再深深吸上一口,更是清香扑鼻,让人沉醉,这正是应了王安石写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的香是暗暗的香,花香远溢,不时看到蜜蜂嗡嗡而来,溪水流自远方,梅影浮动,不禁让人想起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是春天的使者,最先察觉到大地深处的暖意,趁着小寒开,传递了春天的讯息,如同毛泽东在诗词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所以梅花是万花之首,花一开,也带来了春的喜讯。无数的诗词歌颂梅花,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读着着实令人心生敬佩之意,然而,在潮汕地区,冬天不下雪,虽不能感受梅花傲雪而开,凌霜而绽的坚强,但冬阳下的白梅,花与雪分开了,花便不再是清冷的,而是一种更为丰满的美丽,与蝶共舞,和蜂互动,她很有精神,与众不同独绽放,天地间只有此花,这是何等清高,别有一番诗意在,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

自古以来,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也与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无数文人墨客钟爱梅花,吟咏梅花,赞颂梅花。元代诗人王冕,他出身贫寒,生性孤傲,一生嗜好梅花,他亲自种梅、咏梅,专攻梅花,其所画梅花与前人风格迥异,用笔劲健有力,画面生机盎然,他著名的题画诗《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深入人心,其画梅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西湖,每逢泛舟西湖,客之至,童子放鹤纵飞,林逋见鹤必划舟归来,他终身不娶不仕,勇敢对抗封建社会的压力,却对梅花钟爱有加,种梅养鹤成癖,世称“梅妻鹤子”。在他眼中,梅花是一个绝世美人,值得一生呵护。再有清代文学家、画家童钰,别号梅道人、梅痴等,有诗梅“双绝”之称。他擅长画梅花,有一方自刻闲章“不知是我是梅花”,足见其爱梅之深,达到梅我相忘之境界。中国文人的理想主义,都能在梅花的品格中找到映照,从而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朵朵白梅绽放枝头,姿态万千,我穿梭其间,被花香包围着,真想让时光就此停止,抱一束暖阳,醉卧在梅香深处,随青草的脉搏一起跳动,哪怕成为一片白色的花瓣,婉约成唐诗宋词里的风韵。待来年春天,梅子成熟时,亲手摘下青青的梅子,把她许配给杜康,相酿成就一段良缘,梅香和酒香交融,春风拂过,斟上一杯梅子酒,所有美好的思绪收拢在春的情思里,融入风花雪月的诗文中。

夕阳斜照,日暮时分,我们准备起身归家,低头一看,一朵梅花轻轻落入我的肩头,心中像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动,我想邀你入诗,成就诗文中的平平仄仄;我还想许你入画,绘就图画中的大写意;然而,我更想把你带走。于是,我捡起这朵白梅,放在掌心小心呵护,衣袖也染上一缕清香,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程。

汽车启动了,再回首,满目雪白,共赴一场梅花之约,浪漫且深情,而春的气息也近在眼前了……

    上一篇:腊月里(组诗)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