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腊月咸香

2024-01-19 11:59:44 来源:

■章铜胜

我相信,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和味道。属于腊月的,印象最深的是从热热的蒸汽中弥漫开来的那股咸香,它撩拨着你的味蕾,打开你关于腊月的美好记忆,浓郁而醉人。

腊月的咸香,不是突然而至的,它发轫于秋,从家里的大腌菜缸和小腌菜罐开始。深秋时节,是芥菜、青菜等叶菜最肥美、萝卜最脆嫩的时候。这些菜收回来,洗净、晾干,就可以腌制了。一层菜一层盐地码放好,压结实,封缸的时候加一块洗净的大青石板或是几块大鹅卵石压着,就不用管它了。腌菜也有讲究,菜压得不实,腌出的菜不脆而且易烂,盐放少了,菜就酸了。

菜腌不多久就转味了,新腌的菜,炒出来,比新鲜的蔬菜多了一点咸香的滋味。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里说:“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他说的是用青菜腌的咸菜。我的家乡除了腌芥菜、萝卜外,也用青菜腌咸菜,每年冬天,家家都要腌上一大缸。一缸腌菜,可以吃到第二年的春夏时节。其实,新腌四五天的咸菜有一点青气、少了一点咸香,未必就好吃。汪曾祺的家乡靠近淮扬,口味偏向甜鲜,他喜欢新腌的咸菜也在情理之中。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菜的口味自然也有所不同,乡村里的人,更多的还是喜欢偏咸的,这和他们经常辛苦劳作有关。而萝卜,则一定要腌制久一点,到萝卜变成金黄色了,才算入了味,吃起来才咸香脆嫩爽口。

腊月咸香的高潮,是在冬至进九以后。天气越来越冷了,随着新年的临近,忙了一年的乡村闲了下来,乡村的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人们开始腌制腊货,鸡鸭鱼肉,总会多多少少腌一些,既待客,也要犒劳一下自己。普通暴腌的鸡鸭鱼肉不能冠之以腊,只有进入数九寒冬的天气,经过腌渍、晾晒,或风干的鸡鸭鱼肉,在腊尾春头拿出来吃,在过年的氛围中,才有腊味那种特有的、浓郁的咸香之味。

腊月咸香,晾晒着农家的丰足。刚腌好的腊鱼腊肉,要拿出来晾晒,这样才易于保存,也更见风味。雪后天晴,檐溜之下,挂着一串串的腊鱼腊肉,这样的晾晒仿佛也是一种展示,在乡村的屋檐之下,你一眼就能看出谁家的日子宽裕,谁家的生活紧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些鸡豚里一定是有腊味的,丰年的乡村就充满了自信,不仅可以留客款待,也可以在一家团圆时端上餐桌。

乡村腊月的咸香,是从厨房里漫溢出来的。放在饭锅里蒸着的腊鱼、腊肉、香肠,那股浓郁的咸香锅盖是盖不住的,咸香会随着蒸汽的弥漫飘散开来。炒腊肉的咸香醉人,整块的腊肉蒸过,再切成薄片,放点辣椒、青蒜,要多蒜白少蒜叶,炒出来,如黄永玉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城里说的:“腊肉薄得像片片明瓦,金黄脆嫩,厚薄得宜,跟油绿绿的蒜苗拌在一起卷进口里,稍加嚼动,简直是一嘴的融洽。”

我的一位徽州朋友,每到腊月,就常晒他的腊味美食,有腌笃鲜,有蒸的刀板香,有腊肉炒冬笋,有风干的鸡鸭,还有不同腊味搭配不同食材的菜。有时,看看朋友晒出来的图片,也是能解馋的。

腊月咸香,已经融入岁时伏腊的习俗,曾经给了我们岁月更迭中的期盼和满足。如今,人们动手制作腌腊的食品越来越少了,腊月的咸香也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家每年还会腌一点腊味,只是腌得不多。餐桌偶尔有一盘腊味,尝一点,还会想起曾经腊月的咸香来。

    上一篇:过了腊八就是年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