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源城埔前镇中田村:深耕文明沃土 绽放文明之花

2025-07-25 11:40:01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苏勇军 冯晓铭

盛夏时节,走进源城区埔前镇中田村,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条被誉为“浪漫中田紫薇路”的景观大道。道路两侧的紫薇花如霞似锦,粉的娇嫩、紫的典雅,层层叠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无数只蝴蝶振翅欲飞。

这个镶嵌在东江河畔的客家村落,用整洁的村容、淳朴的民风、浓郁的文化气息,诠释着“全国文明村”的深刻内涵。

【流动课堂】

让理论宣讲扎根泥土

近日,在中田村委会门口的水塘边,村民们从村委会搬来板凳,围坐在一起,聆听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宝利讲党课。梁宝利站在塘边的榕树下,手里捧着的红色学习手册被风吹得微微作响。“就像咱这水塘,要常清淤才活水——党的创新理论也得常学常新哩。” 清风拂过,塘面泛起层层涟漪。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其间夹杂着孩童追跑的笑声。

近年来,中田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组建由党员干部、理论骨干、乡亲能人组成的志愿服务宣讲小分队,利用“板凳会”“田间课堂”等 流动课堂,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教育等宣讲活动,以聊家常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和“百千万工程”知识,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文明实践】

一月一主题浸润民心

暑假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防溺水成为村民关注的焦点。近日,中田村村委会急村民之所急,及时组织开展防溺水宣讲活动。活动通过情景模拟、知识抢答等互动形式,吸引了该村3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溺水自救、同伴救援等实用技能。

中田村坚持一月一主题,常态化开展涉农政策宣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咨询、健康科普、普法讲座等文明实践活动,并为孤寡老人、困难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慰问、义诊义剪、公益课堂等精准帮扶。同时,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银发力量】

移风易俗树新风

“叔,我家想在这块地上建房,手续该咋办?”“婶,女儿出嫁有啥新规矩?”每天,中田村都会响起类似的对话,村民们总爱找“夕阳红智囊团”的老党员帮忙解决生活琐事。

近年来,中田村积极引导老党员发光发热,组建“夕阳红智囊团”。这些老党员虽年事已高、体力渐弱,却政治过硬、党性坚强,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热心公益、爱管“闲事”,在村里充当村“两委”的参谋助手,是聪睿的“智多星”、政策的“广播站”、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的“化解员”,将余热倾洒在家乡的广袤田野上。

在银发先锋的带领下,中田村组建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规范红白事标准,落实报备制度,年均开展移风易俗宣教活动超30场,形成“群众订公约、大家守规矩”的善治格局。

【积分超市】

小奖励撬动大文明

“用150分换了桶洗衣液,这是我参加村里志愿服务攒的分。” 近日,村民刘金娣拿着积分卡从“双积分超市”出来,货架上的洗衣液、纸巾、牙膏等日用品都标着相应积分。中田村创新推出“移风易俗+美丽庭院”双积分制度,将垃圾分类、孝老爱亲、参与志愿服务等行为量化成积分,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

在积分激励下,村里的“美丽庭院”从最初的12户增至110户,获评区级“最美家庭” 的4户人家成了标杆。村民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在庭院里种上花草,曾经的脏乱差变成如今的小花园。紫薇路边的公示栏上,每月更新的积分排行榜牵动着全村人的心,“比学赶超”的文明氛围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夕阳西下,紫薇路的路灯次第亮起,晚饭后的村民聚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拉家常。如今,中田村的文明之花越开越艳,不仅装点着客家沃土,更成为河源市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向人们诉说着新时代乡村的幸福密码。

    上一篇:3年捐资超4亿元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