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高效推进高铁站场公交服务专项整治
高铁站公交畅通了 城市“名片”更靓了
□本报记者 杨宝如
河源高铁站场是我市重要的交通客运枢纽,也是我市对外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围绕河源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专项整治工作,并把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列入市“9+2”专项整治,成立工作专班,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推动13条措施落地落实,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专项整治为切口,切实提升我市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扮靓城市“门户形象”。
多措并举
保障高铁站场秩序环境
走进赣深高铁河源东站公共交通服务站场,一辆辆公交车缓缓驶入,整齐划一地停放在规定区域内,等待乘客上车入座。
“规范管理后,出租车、网约车都有了规定的停车区域,整个站场的秩序好起来了,车位占用、堵塞不通、不安全等问题都解决了。”自河源东站建成后便一直负责驾驶F1路公交车的司机黄远棠介绍,在专项整治开展前,站场内车辆乱停乱放、公交车候车车位被占用的情况屡有发生,常常导致公交车到站时无法靠边停车、准时发车,市民、旅客还得在车道中间上下车。
据了解,从今年9月27日开始,河源东站公共交通服务站场进一步优化公交站台、出租车、网约车、社会车辆等停放区域划分,在区域内设立交通指示标识,为各类型车辆进入站场设置了相应的进站通道,保障站场及周边交通秩序。
除划分车辆停放区域外,我市各相关部门通过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按照任务清单,分别对站场的治安交通秩序进行净化,重点整治出站口“喊客、拉客”、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等扰乱秩序现象,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运营、出租车不打表计费、议价收费等不规范运营行为。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延伸多条高铁站公交线路,并统筹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团体到站场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乘客、游客文明出行。
如今,河源东站公共交通服务站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车辆乱停乱放、司机拉客宰客及出租车议价、不打表、拒载等现象几乎绝迹。环视站场四周,平整的地砖、葱茏的绿化让人赏心悦目。
部门联动
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落实
河源东站公共交通服务站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前后的变化,只是我市高铁站场公交服务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实效之一。
赣深高铁在我市境内设置赣深高铁河源东站、赣深高铁河源北站、赣深高铁龙川西站及赣深高铁和平北站4个站点。自高铁站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我市多次召开主题会议、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常态下访、重点走访等方式,收集了解群众诉求,聆听各相关行业代表意见,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通过实行“周周试、日更新”管理机制,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细。
截至目前,我市围绕应整治的问题,制定了13条措施,目前已实施完成的有11条,其余2条还在推进中。市交通部门经过深入摸排高铁站场进、出站通道的便民标识标牌数量后,按照布局合理、便民美观的要求,分别对河源东站10个、和平北站2个、龙川西站1个标识标牌进行完善,并组织相关企业、公交车驾驶员开展各项加强风险防范化解、隐患排查治理、从业素质等培训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我们还通过加强公交站与高铁站的接驳衔接,进一步提升高铁站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互通互联、快速通达水平,把高铁站辐射区打造成点燃河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展示河源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交通运输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高丽云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持续以专项整治为切口,联合各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高铁站场的服务水平,并在近期组织10名安保人员入驻河源东站,确保长期协助维持该站场交通秩序。同时,持续完善提升高铁站场周边环境,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