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最后一座铁索桥将“退役”
渔潭江大桥预计下月通车,5000多名村民将告别“摇晃过河”
■和平最后一座铁索桥——和平县古寨镇水西铁索桥将“退役”,当地村民出行将告别“摇晃过河”的日子。本报记者 冯晓铭 摄
○本报讯 记者 苏勇军 冯晓铭 叶春雨 “这座摇摇晃晃的铁索桥,我走了12年,现在终于盼来新桥了。”昨日,和平县古寨镇水西村村干部林桥胜站在水西铁索桥桥头,望着江面上略显斑驳的桥身,向记者感慨道。
水西铁索桥是和平县最后一座铁索桥,随着渔潭江大桥下月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这座服役12年的铁索桥将“退役”,当地5000多名村民“摇晃过河”的历史也将随之画上句号。
现场直击:
铁索桥破损严重,
村民出行“步步惊心”
水西铁索桥是连接水西村与对岸原河东村(现合并至水西村)区域的唯一交通要道,是当地5000多名村民日常出行、农耕生产的必经之路。记者走上桥面,可见主缆两侧锈蚀,部分区域的吊索已出现明显断裂痕迹。随着行人走动,整座桥身持续摇晃,幅度最大时需调整重心才能保持平衡。
林桥胜说,前几年,因为遭遇洪水袭击,铁索桥桥柱被冲倒过两次,后来虽然及时抢修恢复通行,但安全隐患一直没有彻底消除,没法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
据介绍,为了短期缓解当地村民“过河难”问题,2013年由深圳市福田区帮扶单位投资20多万元建成水西铁索桥。
记者从和平县交通运输局获悉,该桥全长120米、宽1.2米,为单跨铁索吊桥结构。经过专业检测,桥梁主缆锈蚀深度达2毫米以上,吊索普遍出现损伤,3处吊索限位装置完全失效,已不符合安全通行标准。为了保障村民基本出行,目前已在桥头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群众谨慎通行,明确禁止老人、儿童单独过桥。同时,安排村干部定期巡查桥面状况。
民生利好:
新大桥将投入使用,
村民出行告别“摇晃过河”
在水西铁索桥下游约180米处,由市政协牵头,争取800多万元资金建设的渔潭江大桥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新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工人正有序开展收尾作业,预计下月正式通车,届时当地村民将彻底告别 “摇晃过河”的日子。
“过去村民扛着化肥、推着粮车过铁索桥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古寨镇副镇长叶春生说,渔潭江大桥通车后,可供行人、非机动车及小型货车、农用三轮车通行,满足多样化通行需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