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紫金:百姓“安居梦”照进现实

2025-08-27 10:19:03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清晨,阳光透过山林洒落张显苗家的庭院里,斑驳的光影在墙面上跳跃。被鸡鸣声唤醒的张显苗,每天循着一日三餐、喂鸡鸭、编竹筐、侍弄田地的生活,安稳且惬意。

张显苗是紫金县义容镇大同村村民。“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紫金县聚焦农房风貌提升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发力,城乡风貌不断优化。得益于农房风貌改造和“爱心房”工程的实施,张显苗建了10多年的毛坯房经过外立面改造,面貌焕然一新。

农房改造提升乡村风貌

一直以来,张显苗靠打散工、耕种3亩多的薄田维持生计。两个儿子成家后,虽先后建起两栋房,却因缺钱装修,一直将就住着。

张显苗一家的困境,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迎来转机。“我们挨家挨户了解群众意愿,还邀请外出乡亲和村民小组长现身说法,动员农户通过采取‘农户自愿+政府补贴+企业帮扶’的模式,推动农房改造。”大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成彪说,村里有120多户村民主动参与改造,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全村”的良好局面。

奖补政策是打动村民的关键。义容镇采取“政策奖补+群众自筹”的方式,为农户算好“经济账”。张显苗心里有一个账本——两个儿子的房屋都被纳入城乡风貌提升的范围,按每层6000元的标准获奖补,在指定时间内完工,每层还能多拿1000元奖励,两栋两层的房子,一共能领取到2.8万元奖补,自己再凑一些,就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美”的愿望。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是紫金县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义容镇创新推行“党建联动、示范带动、奖补撬动、合力推动”四动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发挥镇村党员干部、外出乡亲示范引领作用,并借助中铁广投等企业力量,重点对省道、镇主要干道沿线区域实施连片提升改造。如今,改造完成的农房已成为义容镇展示乡村风貌的窗口,村民们感慨:房屋新了,环境好了。

“爱心房”托起

困难群众“安居梦”

张显苗一家所在的庭院里,4栋房子中,有一栋是其侄子张远标的“爱心房”。这栋100平方米的新房,是多方爱心接力的成果。“去年搬进来住的,新房比原来的泥砖房宽敞明亮多了。”此前,张远标一家三口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泥砖房里,长期过着“上漏下湿”、每逢台风天就要转移居住的日子。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幸福追求。2023年,紫金县将“爱心房”建设项目列入重点民生工程。经义容镇村干部核实,张远标的住房符合“爱心房”建设条件。如今,他三房两厅的新居里,电视、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沙发、床等家具样样齐全。

“县里不仅援助了6万元建房,还给予7000元外立面改造奖补资金,让困难群众既住进新房,又享受了新风貌。”义容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政府奖补一些、企业捐资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的资金统筹模式,镇村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农房风貌外立面提升工作,带动城乡风貌同步改善提升,逐步实现大变样。

据了解,紫金县经过多轮实地摸查和核查确定,共有282户居民符合“爱心房”建设条件。如今,这些“爱心房”已悉数建成,不仅为困难群众解决了住房难题,更让“安居梦”照进现实,成为“百千万工程”中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也让紫金城乡风貌不断提升。

    上一篇:和平:生态宜居 城乡融合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