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量质提升
全力推进绿色崛起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工作
2024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市关于知识产权工作具体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崛起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着力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快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我市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据了解,今年1月—10月,全市专利授权量203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70件、同比增长4.94%;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1137件、同比增长12.5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1件,比上年同期增加0.46件;商标申请量5165件,同比增长16.38%,商标注册量3322件,同比增长47.51%,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截至12月8日,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77笔,登记金额31.1亿元、同比增长45.8%。河源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河源市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在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评估中获评优秀,是粤东西北唯一一家获评优秀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和平猕猴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我市继“东源仙湖茶”“康禾茶”之后的第三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花”商标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获得银奖,在第二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市获得8个奖项,其中1个发明专利组金奖、1个地理标志组金奖、1个发明专利组银奖、1个商标组银奖、3个优秀奖以及1个最具投资价值奖,获奖数量在参赛地市中位居第二。
全力推进共建工作
促进高质量创造
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被确定为粤东西北首批与省市场监管局共建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我市严格按照共建思路及省、市相关要求,围绕共建主题,坚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创建、高要求落实,开展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共建工作。同时,启动与有条件的县区建立知识产权强县共建机制,不断提升县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水平。
强化产业集群高价值专利创造与培育,围绕河源市“1+3”重点产业集群,以战略性产业集群为重点建设2家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加强涉农高价值专利培育,建立《农业机械与模具》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发挥专利预审服务工作站的作用,为创新主体高质量专利快速授权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强企,鼓励企业参加贯标辅导培育。目前已推荐5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累计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的企业118家。成立河源市农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加强各县区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
提升转化运营效益
强化运用促进
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河源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转发贯彻落实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若干举措的通知》,加快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各项工作落实。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指导企业积极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注册入库并做好专利评价工作。据统计,我市已组织发动403家企业注册入库,完成率122.12%。积极稳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印发《关于推进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通知》,鼓励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积极开展“入园惠企”行动。2024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专利转化对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系列活动28场,惠及企业400余家。
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扎实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挖掘、培育和保护等重点工作。积极争取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省级部门的支持,加快推进“河源米粉”“河源五指毛桃”等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度。“和平猕猴桃”于2024年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源米粉”“河源五指毛桃”等7个产品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并获正式受理。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经营者申请使用专用标志,2024年新增17家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河源米粉绿雅湖”“连平鹰嘴蜜桃”分别荣获第二届粤创赛地理标志组金奖、优秀奖。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河源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成立河源市农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多功能、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并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评估中获评优秀。河源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河源建设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大力推动涉农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改革案例作为典型案例被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2024年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报告》予以收录。“河源市构建‘12345+N’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激发农业知识产权创新活力”“打造龙川山茶油品牌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及“打造‘黄花’商标品牌”等案例入选第六届知交会暨地博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充分结合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宣传活动,并联合市科协等单位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十四五”以来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突出成效,有效扩大宣传受众面,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
(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何虹 戴小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