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我市一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创新基层药品安全治理模式

2024-12-20 09:48:35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陈思芬 通讯员 戴小茜 前日,“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征集活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共300个)发布,我市“强化‘监管+协管’协同 完善基层药品监管机制”改革案例成功入选,是广东省唯一在药品监管领域综合改革项目中入选典型案例的地级市。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基层药品监管水平,科学统筹药品监管资源,释放基层监管活力,努力破解基层药品监管难点堵点痛点,去年,我市在连平县试点探索组建乡镇药安员(药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立“市场监管所+药安员”协调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发展,今年5月,连平县在药安员协管模式的基础上,综合统筹制定了镇药品安全协管员、村药品安全信息员(下称“两员”)联合工作方案。其中,镇药品安全协管员由县市场监管局聘用社会人员和镇卫生院的人员担任,村药品安全信息员由村级卫生站负责人担任。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分享、强化考核培训、推动社会共治等措施,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为在全市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模板。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队伍建设、监管协同、闭环管理、网格夯责、学用转化、监管效能”六大要素,不断优化基层药品监管机制,推动建立全市基层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监管协同新模式,有效推动构建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横向互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纵向联动的良好监管格局,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药品监管协同新模式,促进基层药品监管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聘用协管员245名、信息员1340名,划分104个责任网格,“两员”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村;共开展市场巡查1230次,出动人员2857人次,检查药店、卫生站1500家次,发现线索80条,立案37宗,有效解决了基层药品监管力量不足问题,为基层药品监管增添了新动能,切实提升了基层药品监管效能。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化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完善基层药品监管机制,不断提升药品监管队伍及基层药品安全“两员”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加强与公安、卫健等部门沟通协作,创新基层药品安全治理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护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