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佗城镇:
千年古镇绣出“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龙川县佗城镇佳派村“古榕寻根”公园。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记者 肖斌 通讯员 刘睿
近日,记者走进龙川县佗城镇,不少历史古迹游人如织,越王井、西门古码头、苏堤、越王庙、学宫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佗城镇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经验。近年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围绕“秦汉古邑、高铁新城、商旅兴镇、人文华章”的发展定位,坚持“生态立镇、文旅兴镇、产业强镇”发展思路,让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今年上半年,佗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其中研学人数7500人次。”佗城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该镇立足打造文旅名镇,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打造特色的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并依托“旅游+文化”理念,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教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项目,擦亮文旅特色型美丽城镇品牌,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同时,佗城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省级森林城镇创建,发挥好佗城生态资源禀赋,推动佗城绿色发展。
走进佳派村的“古榕寻根”公园,园内古榕树虬枝屈节、根若龙盘、枝干交错,千姿百态,并配置休息桌凳等公共设施。在这片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枝叶随风摇曳,蝉鸣声声入耳,村民们在树下聊家常,俨然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
佳派村“古榕寻根”公园是该镇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提升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佗城镇发挥佳派村、枫深村2个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乡村绿化工作作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焕发乡村绿化建设“新潜力”,提升绿美建设“美颜值”。其中,佳派村结合“佳派八景”特色典型风光及主干道沿线重要节点进行绿化美化,种植茶花、桂花、杨梅树等景观绿植近2000棵,大胸径苗木800棵,依托村内500年树龄的古榕树打造绿美古树公园,创建“美丽庭院”25个。同时,依托村内龙眼树种植基础,引导村民因地制宜打造更多“小果园”,在增绿的同时“增效益”;枫深村积极发动群众、乡贤筹集绿化资金101.5万元,种植黄花风铃木、琴丝竹、黄金叶等树苗3700棵,增加种植8厘米以上胸径树木910棵,打造主题林5片,创建“美丽庭院”30个。
“佳派村、枫深村是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将以这2个村为示范引领,培育更多典型村。”佗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挖掘典型镇村的特色和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七个一”建设、美化绿化提升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典型镇村建设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风貌品质,擦亮佗城历史文化名片,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秦汉岭南第一古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