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漳溪畲族乡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力浪漫经济 稻路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 陈星
走进东源县漳溪畲族乡日光村,连片的多年生稻长势喜人,不远处的玫瑰正吸收阳光积蓄力量生长。作为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我省唯一的畲族乡,近年来,漳溪畲族乡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大力推进特色玫瑰产业和多年生稻产业发展,持续在全乡推广扩种,不断提升产业价值,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玫瑰催生浪漫经济
每到玫瑰盛放之际,日光村成片的花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打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除了观赏外,我们的玫瑰花还会制作成玫瑰精油、玫瑰茶等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常常供不应求。”日光村村委吴乐说。
2019年,在灯塔盆地农高区管委会的帮扶下,日光村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玫瑰种植产业。2022年,深河指挥部大力支持玫瑰产业发展,投入帮扶资金400万元扩大玫瑰种植规模,完成日光村330亩玫瑰扩种,并建成玫瑰研学活动中心、小型加工厂等,为玫瑰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更好经营和发展玫瑰产业,日光村还与广东绿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东源盈乡玫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租用村民土地,租金按每年每亩1000元支付,预计此项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漳溪畲族乡大力推进玫瑰产业,持续做强玫瑰品牌,目前已种植玫瑰420亩,通过玫瑰种植,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80万元、为周边农户增加收入约15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漳溪畲族乡制定了玫瑰产业发展5年行动实施方案,计划5年内将玫瑰种植面积扩种到6000亩,并构建起玫瑰“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产品)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还将种植和深加工作为“一镇一业”的主导产业,重点建设玫瑰育苗基地、玫瑰观光游园区、玫瑰研学活动中心等项目,力求将玫瑰产业打造成为“一镇一业”的标杆产业,建设幸福畲乡。
新“稻”路越走越宽
8月,日光村的多年生稻迎来了收割期,来自深圳的300多名学生来此开展研学活动,切身体验丰收的快乐。“这是我们村第一次开展多年生稻研学活动,之后将逐步扩大研学规模,深化此类活动,促进多年生稻产业发展。”吴乐说。
2022年,广东绿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华大基因团队在日光村打造500亩高标准多年生稻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三季收割。“与其他稻种相比,多年生稻种植一次便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即自第二季起便无需播种、育秧、犁田和移栽。”吴乐介绍。
据了解,日光村种植了500亩多年生稻,每年能为日光村村民带来30万元租金收入和20万元劳务收入。同时,基地建设将为日光村村集体经济带来约10万元的额外分红收益。2024年,漳溪畲族乡充分利用日光村多年生稻种植经验,进一步在全乡扩种,力争2024年扩种至2000亩。
米粒虽小,文章可大。日光村计划在3年内完成5万亩的新增水稻种植,并配套建设占地4000平方米的水稻烘干厂,引进150吨烘干设备和1200吨仓储设备,配置小型碾米设备,为水稻产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将逐步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