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
两园并驱产业集聚
投资福地兴业沃土
■日益完善的高速交通网络,助推紫金“融湾”“融深”。
■紫金山青水绿,生态优美。
■快速崛起的蓝塘产业新城,正在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智造产业。
■紫城工业园首期已经全面完成,二期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中,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落户园区。
核心提示
当下的紫金县,产业集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政策优惠,服务贴心,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已经成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
今年一季度,紫金县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9亿元,同比增长6%,经济发展展现强大后劲。
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省级产业园“并驱”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齐飞”,全市首个预制菜产业园、水墩水产业园动工建设,投资3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和投资8亿元的国际商贸城项目落户紫金,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建设扎实推进,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一大批优质项目纷纷抱团进驻紫金。
去年以来,紫金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坚持“产业兴县”,按照“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的发展思路,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搞建设、促发展,大抓平台、大抓产业、大抓招商,推动紫城工业园和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园区并进发展,积极构建“多点多园”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实现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构建高效机制,实施“赛龙夺锦”
交出“百千万工程”亮眼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紫金县16个镇累计洽谈项目59个,意向投资总额达50.7亿元;签约项目18个,投资总额14.55亿元。
这一亮眼成绩单,正是紫金构建高效工作机制,并以“赛龙夺锦”为抓手,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成效体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紫金县创新工作机制,一方面搭建“1369”“百千万工程”工作架构,创新建立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专班化、清单化、责任化开展项目攻坚。另一方面,健全完善“3+16+21”招商工作机制,汇聚3支招商小分队、16个镇、21名招商大使的招商合力,招商引资活力持续迸发,经济“蛋糕”不断做大。
同时,紫金在全县16个镇创新开展“赛龙夺锦”活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拿出3000万元作为激励资金,推动各镇聚焦经济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竞标争先,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赛龙夺锦”活动启动以来,各镇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招商工作体制机制,紧密结合本镇产业发展方向和紫金县“飞地经济”政策,借助乡贤、对口帮扶力量积极外出洽谈合作,有效洽谈和落地一批产业项目。目前,全县16个镇均有在谈项目,8个镇已有签约项目。其中,好义镇在谈项目5个,意向总投资达8.7亿元;义容镇成功签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和丝苗米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达3.1亿元;各镇目前洽谈飞地项目12个,其中上义镇引进塑胶电器制品生产和五金塑胶制品2个飞地项目落户蓝塘产业新城,总投资达6亿元。
水产业园动工建设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8月22日,总投资16亿元的紫金水墩水产业园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正式动工。这一水经济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必将为紫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我市打造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作出紫金贡献。
紫金生态秀丽、山青水绿、空气常新,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森林覆盖率高达76.6%,绿色生态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第三大林业生态县。
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紫金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QI)达99%以上,全年无酸雨,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高山连绵,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水产业基础好、前景广阔。去年以来,紫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培育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掘水资源优势,精心培育发展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推动总投资16亿元的水墩水产业园落户紫金。
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仅是紫金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紫金坚持聚焦优势资源,做大产业蛋糕,构建“多点多园”发展格局。今年以来,投资2.5亿元的紫金县预制菜产业园(全市首个)动工建设,投资3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和投资8亿元的国际商贸城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紫金,楼宇产业园、电商物流园、冷链物流园等“园中园”建设扎实推进,金盛兰二期、怡景矿泉水、聚飞鑫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二,今年一季度更是跃居全市第一,全县产业经济已经形成“多点多园”的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两园跻身省级产业园 三产“齐飞”势头强劲
近年来,紫金县坚持“工业立县、农业强县、旅游旺县”发展思路,聚焦“优平台、抓项目、强招商”齐发力,推动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三产“齐飞”势头强劲。
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紫金作为全市唯一拥有两大工业平台的县,已经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
紫金要实现又稳又好、加快发展,重点在产业,核心在项目,关键在园区。产业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优质园区是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今年5月,省政府正式认定广东省紫金产业园为省级产业园。紫金产业园按“一园两区”规划,分为北区(紫城工业园区)和南区(蓝塘产业新城),重点发展先进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未来,在省、市两级政策红利加持下,紫金两大工业园区必将成为大湾区产业集聚地。
去年以来,紫金县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建设争先行动,加快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扩容步伐,助推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当前,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两大工业平台“比翼齐飞”,呈现出“区位优、平台好、势头强、招商形势喜人”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以新材料、新电子、新制造、新医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目前,紫城工业园首期已全面完成,二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截至今年7月,园区累计引进项目65个,合同投资总额达185亿元,已经成为紫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同时,蓝塘产业新城建设快速推进,落户园区的龙头企业——金盛兰优特钢项目二期产能置换申请获得省政府批准,意味着投资20亿元、年产值60亿元的金盛兰优特钢二期项目可以动工建设,蓝塘产业新城新材料产业100亿元的年产值目标可以实现。同时,园区以引进深圳市创能机械有限公司为契机,加快打造百亿级新智造产业,全力做大做强蓝塘新材料和蓝塘智造两大产业集群,为紫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5月20日,紫金成功举办“蝉茶飘香季 甜蜜幸福里”——首届中国蝉茶(紫金)开采节,以茶会友、与甜邂逅,共品蜜香蝉茶,共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共谋乡村振兴之路,进一步提升紫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去年以来,紫金县立足特色资源,按照“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拓市场、增效益”思路,深入实施茶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紫金蝉茶品牌建设工程,通过落实奖补政策、建设大型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和中国蝉茶(紫金)交易中心、培育和打造一批茶叶现代农业观光园、加快茶文旅融合发展等有效举措,推动茶产业由“富民之叶”变成“强县之业”,闯出了一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据统计,目前,紫金县茶叶种植面积达7.5万亩,茶产业综合年总产值达15亿元,紫金蝉茶区域品牌价值超35亿元;紫金县成功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获评“中国蝉茶之乡”;紫金茶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粤字号“优秀品牌”、粤港澳大湾区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公共品牌,并先后在“亚太茗茶”“中茶杯”“国饮杯”等国家级评比中获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155项(个)。
据了解,近年来,紫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不断做优“米袋子”、丰富“菜篮子”、拼好“果盘子”、做强“茶罐子”,持续推动紫金蝉茶、丝苗米、柑橘、南药、蓝塘土猪、三黄鸡、肉鸽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构建以茶产业为主导的紫金现代农业新发展格局,推动紫金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随着红色苏区保护利用规划提升工程、七木寨郊野公园示范点和鹰峰山林长绿美园示范点等项目的顺利推进,未来几年,紫金不仅有客茶谷、大榕树耕读文化园、“稻鱼共生”基地、鹰峰山有机茶康养基地(民宿) 等网红打卡点,还将会有更多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去年以来,紫金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东南五镇旅游公路、永安古城、黄花古驿道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成功举办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签约文旅项目14个,总投资超45亿元,苏区游客服务中心、研学基地动工建设,民宿产业加速布局。这些项目的签约动工,必将成为推动紫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水源泉”,为紫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紫金县已经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苏区革命遗址群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蝉茶之乡·甜蜜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红色紫金—蝉茶飘香”被评为全国百条红色茶乡特色旅游线路,“六色缤纷”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组稿:本报记者 田红秀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摄影:本报记者 冯晓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