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平安扣

2024-04-24 11:36:01 来源:

■朱宏球

今年七月底,女儿从长沙旅游回来,悄悄送给我一个写有“平安”字样的小礼品。我把它系在钥匙扣上,带在身边,视如珍宝,称之为“平安扣”。

这是女儿千里迢迢从长沙开福寺带回来的钥匙扣,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工艺品,但它是受过祝福带着虔诚的一个礼物。金色的扣环上挂着几个物件:一朵洁白的荷花,一个木制的小铃铛和一个缀着“平安”两字的透明小圆坠,还有一个两面各写着“平安”“喜乐”金色字的皮质红色小牌子。这是女儿继去年送我绿色“平安带”后的第二个祝福平安的礼物。

女儿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很强。上幼儿园时只看电视的手工栏目,就能学会做各种各样的手工,如折纸船、折纸飞机、折纸鹤、折纸蜻蜓等。她常常把做好的小玩意向我炫耀:“妈妈,你看你看呀,送给你的礼物。”每次,女儿把手工小礼物送给我时,都等着我夸赞,张开手臂要抱抱。她折的纸鹤小巧、可爱,通体洁白,还带着几分稚气,尖尖的小嘴、长长的脖子、张开的翅膀和圆圆的身子。我用线将一个个小白鹤串起来,把它挂在家里的电视机旁当风铃,她开心得拍着手直蹦跳。女儿上小学时,每到母亲节,都给我制作小卡片,画上温馨的图案,写上“祝妈妈母亲节快乐”的祝福语。她稍大一点,上美术兴趣班后用装食物的罐子制作一个笔筒送给我,笔筒的外面画了几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竹子,用工笔写上祝福语,这个笔筒还一直保存在我书桌上。每当收到女儿的手工作品或小礼物,我都十分激动,感到无比的富足和幸福。

女儿小时候能说会道,尤其擅长画画和讲故事。她常常指着自己画的一组组小图案,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她编的故事,一个图案就可以讲大半天。我不知道她的小脑瓜怎么装着那么多的故事,总也听不完。然而,随着慢慢长大,女儿也品尝到了人间的甘辛味,天真烂漫的她逐渐变得少言寡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同一屋檐下我们之间却隔着一道厚厚的门。她已经很久没有向我敞开心扉,我也很久没有收到她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每次告诉她我要出门时,她只是隔着门提醒:“妈妈,注意安全啊。”我知道,虽然她与我交流得少了,但她爱我的心依旧,正如我爱她一样。

女儿送“平安扣”的心情和用意,何尝不是与我当年给她戴银镯子一样呢?在女儿两岁四个月的时候,我与她爸因要外出学习两年,便把她交给我七十多岁的父母照顾。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次离开女儿一个月后见到她的情景。那天,当我风尘仆仆地放下行李急切地向女儿伸出双手要抱她时,她趴在我母亲的背上,一动也不动,眼睛里噙满委屈的泪水。我轻轻地叫她,拿玩具和糖果哄她,她依然不理不睬也不看我。就这样僵持着、沉默着,她的嘴唇在发抖眉毛在颤动,过了好久好久,才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眼泪顺着脸颊、鼻子哗哗地流。或许在她小小的心里认为爸爸妈妈不要她,丢下她不管了。她的委屈、恐惧和不安分明都写在那让人揪心的哭声和眼泪里。她的神情和哭声把我的心撕扯得很痛很痛,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心酸,跟着她掉眼泪。半个小时后,女儿才缓过来,才肯让我抱。她把头埋进我的怀里久久不肯抬起,或许这样才能缓解这一个多月来对父母的思念吧。母亲与幼小孩子分别时的心酸、无助和无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假期结束时,我拿出一只银镯子,轻轻地套在熟睡着的女儿手上,心中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话:宝贝啊,愿你平安快乐、健康长大。

在女儿成长的重要时期,我们离开她两年之久,或许这在她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阴影,以致她总有缺少安全感的表现。我不敢想象,那时的她有多怕父母再一次把她丢下,有多怕再一次与父母长期的分离。她回到我们身边后,就一直乖巧懂事得令人心疼,温顺谦恭、勤奋好学,从不惹是生非,生怕做错事让爸妈不高兴。如今长大的她,或许一直还在疗愈那次分离所带来的伤痛,所以,她比同龄人更懂得“平安”的深意。

我曾经十分严格地要求女儿达到我的期望值,一直以爱的名义教她要努力要优秀,以致让她在成长的路上屡感压力山大而吃尽苦头。历经岁月沧桑,而今的我才明白,唯有平安最可贵!我常常想,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珍惜与女儿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一直守在她的身旁,看着她愉快地成长,不分开也不远离;我一定教她以健康为首,学会提高自己幸福的能力,给自己穿上铠甲,做自己的大英雄。“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我终于深深理解苏东坡这一诗句。孩子啊,“平安”两字值千金,我不求你大富大贵,不求你出人头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平安,我平安,我们都无灾无难!

记得毕淑敏在《平安扣》一文中写道:“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平安扣啊。”是的,让我们都调适内心,以一颗平静平和的心,求得自己的平安扣吧。

    上一篇:等兰花开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