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莫嫌事小(外一篇)

2024-04-17 15:58:30 来源:

■王彩虹

八月底,新学期即将开学了,班群上的信息多了起来,到校时间、更换班主任或部分科任老师、教室和宿舍的变更等等,我们在班群里就感受到新学期新气象的热烈氛围,家长们对开学也充满期待。

还有三天就返校了,早上,原班主任在班群发了招募志愿者的号召,原因是更换了教室,需要把班级的物品整理好从二楼搬到四楼布置好,然后搞好卫生。

通常,类似的通知我是直接转发给儿子的,同时根据通知要求鼓励他参加。但不知从何时起,每次听到儿子只是以“我知道了”应付后,就没有下文了。儿子已是一名高中生了,正处于青春期,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做家长的对他的决定大多是尊重和包容。

两天过去了,我看到老师还在班群发通知呼吁,接龙名单除新旧两位班主任外,只有三名同学报名,这种情况确实有些尴尬。隔着手机屏幕,我能感受到老师的无奈。我再次走进儿子房间,再次鼓励,不,是呼吁他参加,可惜的是,儿子找了个借口直接拒绝。

这两天看到老师班群里的尴尬及我的冷遇,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不禁回忆我们在同龄时,学校和老师的话就是命令,我们都是不折不扣地服从和执行。记得读初中时,上体育课跑步是老师带着我们绕着学校外面的道路或街道跑,因为学校操场小得可怜,我印象中从没有集体做过体操。为此,学校规划将旁边的一个小山坡铲平建操场。那几年,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两节课的时间,每个同学都从家里带来锄头簸箕等工具搬泥,可以说是举全校之力落实“重点项目”。我们初中年龄相对较小,分配的区域是较低矮且泥土比较松的平坡,而高中生则是啃高处且带石头的山头。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没有一人觉得这是额外的劳动负担。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硬生生打造出一个宽阔的操场。但我们一天也没有使用过,因为建好后我们刚好毕业了。尽管没有使用过,但我每次路过看见操场上快乐的师弟师妹们,心中总会泛起阵阵涟漪,又会想起当年笨拙地使用锄头、左摇右晃地挑着簸箕的情景。稚嫩纯真的脸上汗水直流,头发上沾满灰尘、衣服上沾满泥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自豪感油然升起。对比我们那个年代,现在学校设施和条件可以说是完善到无可挑剔,除每天打扫教室宿舍外,剩下的似乎只负责在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校园读书。我想起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所言,说我们已经陷入一个“半人时代”。他介绍,“半人”概念的原创是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所谓“半人时代”是指当年,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发展工业振兴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借鉴外国经验,大力发展专门院校培养工业人才,导致偏科现象,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很多人无法实现全面发展,当时梁思成先生见此情景,称为“半人时代”。而那位清华教授在此观点拓宽了内涵,对应时下,除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半人”,他认为还有第二种“半人”,那就是心智没有进化完全的人。

我深以为然。“人与禽兽不同之处就是人有礼义廉耻之心”。我们这一代,一直都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信诚仁还是忠孝义等等,这些世世代代相传刻在骨子里的价值观,我们在特定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并形成。但看着每天低头玩手机,捧着平板看视频的这代人,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同时,却总觉得他们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虚拟网络世界里,缺乏客观理性思考和自我审视。虽近在眼前却感觉相隔千里,或许是正处于青春期,和孩子沟通交流时,总是以拒绝认同来彰显他们这个年代的很酷的个性。讨论问题时,常常用时代不同搪塞作结,然后不了了之。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如是写道。的确,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繁荣,但不平衡的教育,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缺乏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完善,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担忧。

第二天,我实对班群里仍旧寥寥无几的名单看不过眼,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很多人都说,讲大道理对孩子是没用的,我们不妨做好自己,以身作则熏陶他们。有时,别嫌事小,多做就能积小变大。

那天,我独自开车去学校履行志愿者的义务。路上,虽是车水马龙,有点拥堵,但我的心情是宽阔的,不一会就到了学校,在门口泊好车,步履轻快地走进了校园。

启程

明天就要告别这里,到新的工作岗位报到了。还是和以往一样,我再一次坐在桌子旁,打开电脑播放音乐,靠着椅子,看着窗外。茶杯漫起淡淡的茶香,电脑播放的是那熟悉的歌曲,窗外是熟悉的街景和夕阳……此时此刻,一幕幕逝去的画面不断在脑海涌现:记得那是秋天,妈妈拿着介绍信领着我到单位报到。从那天起,我就走向了社会,算是独立了。想到一切都得靠自己了,在激动和喜悦的同时,难免有慌张和彷徨,但一想到有工资可领,内心还是踏实的。带着新奇和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熟悉工作内容,适应工作环境,结识单位同事……我牢记老妈的嘱咐: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所以第一天上班,我便打扫办公室,清洗茶杯、擦桌子、煲茶水……记得那年秋天,我被评为技术员,我拿到了第一个职称,当时单位有专业职称的人并不多。有了职称,不但工资增加,而且好像身价也随之提高了,从此我被安排在单位的技术部门。获得技术职称的变化,我感受到安身立命的含义,这进一步促使我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进行重新思考。经过深思熟虑,我做出了重返校园的决定,希望在专业技术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记得还是秋天,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促使我作出这个决定的,是那次和爸妈的聊天。记得那天晚饭后,不知为何聊到了理想信念这个话题,老妈突然冒出了一句:除你和还在上学的弟妹外,个个都是党员,你也该向组织靠拢了,才无愧于革命家庭啊!妈妈要求我入党的话使我不知如何回答,我便转身征求爸爸的意见。爸爸语气温和但又肯定地说:“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为自己是共产党员感到光荣和自豪。人生路上一定会有困惑和选择,只有坚持自己内心去选择,并且坚定地走下去……”后来,我终于入党了。时至今日,爸爸的话至今还不时在耳边响起。

或许是爸爸的话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工作中,大多都是平平淡淡和枯燥的重复,但我始终没有随波逐流,始终都遵循内心,十年如一。第一次验收修缮工程,第一次到建筑施工现场,第一次勘察估价标的,第一次编制预决算书,第一次设计建筑施工图纸……我从稚气未脱的技术员到现在的工程师,从涉世未深的办事员到现在的领导岗位,从懵懂少女到现在的为人妻、为人母,慢慢融入和适应了社会。一路走来,有喜有乐,有苦有甜,有困惑和迷茫,也有感悟和认知。在生活中工作,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成长,回想这些宛如就在昨天。是啊!人生本就如此,不断告别、启程、转身、发现……只要初心依旧,我想,风景会一直都在的。

这时电脑响起水木年华的《启程》这首歌:“就在启程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别害怕现在的离别啊!微笑着挥挥手说再见吧!明天就等在,下一个路口,再远的风景,我们一定会到达……”

明天就要到文联报到了,从技术部门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不知道是华丽的转身还是越走越难,但想起爸爸的话,我对自己说:无非是重新启程罢了,记住坚持内心即可。就这样吧,下个路口见!

    上一篇:故乡的马增茶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