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行根故土 诗繁意茂

——读林进挺散文诗集《大地有你的芬芳》

2023-11-06 17:05:47 来源:

e0255e87dcbfa88b8989f84425053c9b_hyrbs1106007_001_01_s.jpg

■潘志远

我平日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进挺的散文诗章,“中国好散文诗”微刊平台也多次荐评过进挺的散文诗。感觉他的文字很朴实,不喜欢花里胡哨,不堆砌辞藻,不滥用修辞。他的文字很像是乡土上生长的一棵树、一朵花、一茎草,算不上名贵树木和奇花异葩,但健康清新,充满生存的活力。进挺的文字就是能行根故土,汲取生活生命中的营养。

他对故土的爱是宽广的,绝不偏狭。不像有些诗人总局限在自己成长的村庄、偏爱的事物和有限的亲情之中。他在第一辑《故乡的歌谣》里,写海陆丰,写博美,写鳌峰村和深田湖村,地域广阔;写品清湖、凤山妈祖、南万红锥林、陆河青梅、南告水库、博美石牌坊、普济桥、古戏台、天后宫、慈云院、鹰吊山,东海岸林场的黄花梨、相思树、木麻黄,以及凤河、将军渡、鳌峰古墙寨,可谓包罗万象。他的爱行根故土,几乎遍及故土的每一寸土壤,扎得广,也扎得深。“我踩着村庄的夜晚,归来无语,伙伴难觅,长者不来,一弯明月照亮了安宁的村庄”(《村庄的记忆》),这种心境是独特的,打着时代的烙印,也喜忧参半。“故乡月啊,永远是游子心中的温暖”,一语道尽了普遍性的感悟。“这乡村的柔软的心脏,深深地跳动着”(《池塘》),个性色彩特别鲜明,戳中了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灵魂的软肋。他写“品清湖,我大爱的母亲,善美里的骄傲”(《爱在汕尾》),写南告水库“高高的水坝,如弯月落下地面拦住了碧绿的水,驯服了野性的流淌”(《再临南告水库》),写《老井》“老井就像一个孤独的老人,独自守着深田湖村的老故事和老时光”,写《野菊花》“这是山林里的小姑娘,小小的脸庞上储存着阳光的温暖,笑容可掬”,写《大塘骑楼》“我是时光的过客,来与你做一次交流。你走进了我的视野,我也徜徉于你的世界”。凡此种种,有那么点泛爱的味道,相对于那些对故土熟视无睹,或失望在心而羞于启齿的人,这有什么不好呢?心热腾,文字才能暖人,不是吗?

在第二辑《爱的絮语》中,作者放低了音量,似乎在自言自语,陷入自我陶醉。“就这样让我们开始收集炊烟吧,开始你我的世俗”(《执子之手》),我觉得颇见真谛,爱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是清高,而是世俗,也许我们向往轰轰烈烈、金玉满堂、绝伦浪漫,但真正的爱却在柴米油盐中,在世俗的长相厮守中。“一怀月光,不谙风雨,我有千般殷勤,柔情无限”(《心香》),乡间小女子的温柔顺从,嘴上不说,每个男人都向往至极。“我愿意为你,守着黑夜,在没有月光的晚上,你是那头的光芒”(《爱的力量》),在乡下女人守着黑夜,守着家,守着一盏灯光,这是男人的归宿、港湾,在外打拼的力量源泉。我见过很多乡村夫妇,论物质没法与城里夫妇比,论文化素养也不像城里夫妇那样般配,但他们恩爱的程度和幸福指数远高过城里夫妇,他们真正做到了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生活在城里与乡村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在城里无论你是白领、蓝领、灰领,心里都是焦虑的,患得患失,活得紧张,精神疲累。而在乡村,则是踏实和宁静,发不了财,但衣食无忧。在乡村,脚步是自由的,心情是放松的,正如林中的鸟,花丛里的蝴蝶,池塘里的鱼。第三辑《一条自由的鱼》,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和宣泄。“打开大地的琴弦,我是多情的歌手”(《听夜》),倘若自己跟自己比,优越感就来了,幸福感就来了。“我有我的方式,与一条鱼的形式相适应,我有我的精魂,与一条鱼的存在相和谐”(《一条鱼的自由》),在里有自我,有精魂,有存在感,你就像庄子,无为而有为。“从容地点亮一盏灯,心驰神往。双手捧起书本,世界自由壮阔”(《阅读》),这种没有功利的阅读,让人轻松、自由、愉悦;一旦与考试、考级、论文、职称等相联系,阅读则变得沉重、压抑,自由壮阔就不复存在。“我静坐在花朵里,洁白的花瓣自成堡垒,狂风暴雨解甲归去,一炷心香缓缓升起”(《静坐》),这是在闹市街头、小区楼栋无法觅取的,即使你强制自己静坐,但心不定神不宁,静坐徒有躯壳,没有灵魂。

行根故土,最大的好处就是你总能看到生长,到处都有生长的季节,搭载着梦境与现实,其充实感由内向外胀满每一个细胞。在故土插秧,“农人们就像是画家,专心地在大地上作画”(《插秧》),虽劳累,但有一种幸福与满足。“那么多的绿,从远方直奔我眼前,仿佛就是一片汪洋的海”(《荷花世界》),直觉强烈而真实。“走在皎洁的月光下。不知是我在收获月光,还是月光把我俘获”(《行走》),这种感受有点怪异,但身临其境之后,就会油然而生。“春天的草木楚楚动人”(《草木都醒了》),这种喜悦和美感随春天到来而膨胀。“春晖寸草,淘洗着多少村庄的故事”,这种典故更适合在乡村生长……这些让我们看见了希望,增添了信心,也相信有兹土,一切美好的传统就会茁壮和茂盛。

故土是作者创作的源泉,故土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能触动他的心灵,所以他才会诗思泉涌。故土是诗,所以他的每一题材,每一行文字,都带着朴素和清新,充满着诗意,有生长的动能。作家剑钧说:“进挺这部优美的散文诗就是他生命成长季节里的一枚可喜硕果。”他的诗文伴随着大地风物生长,伴随着他的青春岁月生长。作者在《后记》里提到了“生而写作”和“学而写作”,生而写作是一种神人的境界,我们凡胎都是学而写作,关键是要学到精神,而不是邯郸学步、钻牛角尖,掉进方法与技巧的樊笼。在这一点上,进挺是令人放心的。

他在大地上生长,有颜色,有芬芳,有果实。倘若不与别人比高大,比艳丽,比诱人,比味道的奇谲,而是坦然地生长,即使不能参天耸立,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诗繁意茂的风景。

    上一篇:家乡的油茶果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