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频道

家乡的油茶果

2023-11-01 17:51:45 来源:

■朱伟亮

寒风渐起时,家乡山岭上的油茶果就开始成熟了。那圆圆的茶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圆润油亮。向阳处的一些茶果则被秋阳晒成了紫红色,如胭脂般鲜亮诱人,伸手去捏一捏那坚实饱满的油茶果,似乎一用力就可以挤出滴滴清香的山茶油来,令人内心禁不住地溢出满满的丰收喜悦感。这是属于山里人家的收获季节,也是霜降时节农家人收获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老家村庄的地形地貌属于典型的岭南丘陵山地,山虽然不高,却也形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坡斜地,蜿蜒成片,放眼望去,四周皆是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为地处丘陵山区,村民们能够用来种植水稻的土地并不多,除了各座丘陵山地之间的低洼平缓处(俗称山坑)被勤劳的父辈们开辟出面积大小不一的水田用以种植稻谷之外,更多的是依靠这丘陵山地来种植一些红薯、花生以及油茶树、松树等耐旱作物用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家庭收入。这些农作物中,花生、红薯是季节性农作物,当年种植当季即可收获,因而成为主要旱地农作物。而油茶树、松树由于生长周期比较长、收效也比较慢,人们在种下之后往往很少去专门管理,于是这些人工种植的油茶树、松树几乎就处于野生状态了。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因为野生油茶果的产量少,山茶油也日益珍贵起来了。特别是在当下,人们开始追求健康饮食和天然绿色食品的时代,曾经被人们冷落多年的山茶油开始受到了人们的热情追捧。

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山茶油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其中所含有的特定生理物质——茶多酚和山茶苷,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酯的升高,对抑制癌细胞也有明显功效。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曾有记载:“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

而关于山茶油的历史典故,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版本:相传元末年间,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追杀到建昌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民见此情况,急中生智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从而躲过一劫。当时老农见朱元璋遍体鳞伤,于是用家里的山茶油帮他涂抹疗伤,几天后朱元璋就觉得身上的伤口愈合、红肿渐消,于是朱元璋高兴地称此油茶果是“上天赐给大地的人间奇果”。

而我对于山茶油的记忆有甜蜜也有苦涩。每年茶花盛开时,一朵朵洁白的山茶花盛放在枝头、山坡上,为童年时代的我带来了很多甜蜜的快乐时光。除了欣赏茶花外,我们村里的小伙伴们总会三五成群地相约着,一起跑到山坡上、跑进茶树林中,偷偷摘下那一朵朵白茶花吸食其中那甜甜的茶花蜜,为此也挨了不少大人们的责骂。因为在大人眼中,一朵茶花很可能就是来年中的一个茶果、一滴茶油,那可是村民们心中的收获与希望,哪里容得下顽童们这样子的淘气破坏!而对于山茶油,小时候的我却并不喜欢吃,即使是在那个缺衣少食、油水匮乏的艰苦日子里,我对于食用山茶油也常常有一种无形的抗拒心理,总感觉山茶油食用起来有股青涩难闻的味道,难以下咽,就如有的人不喜欢吃芹菜、茼蒿那般,实在是难以抵抗那股强烈的奇特味道。

茶余饭后之时,老母亲常常会念叨起山茶油的陈年往事,说起当年全村人一起上山摘茶果的热闹场面;也谈起了小时候的我因体弱多病、营养不良,常长出痱子、疮疖等,当时又缺医乏药,是母亲用土榨的山茶油为我涂抹治疗好的,那是村里老一辈人代代相传延续下来的民间偏方和本土疗法,效果确实很明显。这样说来,在很小的时候我就与山茶油结下了厚缘,我应该要更喜欢这不起眼的山茶油才对,而不应当无端地抗拒它、远离它!

或许是基于这个缘由,加上年岁增长和生活磨炼,在饮食习惯上,现在的我已慢慢地开始了调整和适应着食用山茶油的日常生活。从最初煮青菜时放少量山茶油开始,慢慢地将山茶油作为平时家庭炒菜时的主要食用油,以致在每次炒菜时,母亲总会不忘反复叮嘱妻子用茶油炒菜。在厨房氤氲的烟火气中,在锅里翻滚炒煮的各色菜肴里,轻轻地浇上一层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土榨山茶油,顿时便香气四溢、满屋生香,那是山茶油煮菜时散发出来的独有香味,绵延、悠长,令人胃口大开。

    上一篇:考棚碎影
    下一篇:没有了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