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写诗(组章)
■白土黑石
万绿湖
天空在这里洒下绿,群山在这里荡绿波。
万绿湖,是王母娘娘安放在河源大地的一面镜子,专门用来梳妆打扮。
万绿湖,可以映照王母娘娘的仪态万千,仙女的衣袂飘飘;可以照见星辰神秘的笑靥,太阳热情的脸庞,月亮清幽的裙裾。
晴天里,万绿湖与太阳嬉戏,把太阳按在湖里洗澡。阴天时,招来一片片云雾隐身,朦胧的身影,藏着几分仙气。
月夜,是幽会的美妙时光,万绿湖与月亮星星共浴,让360多个岛屿山影作陪,可以听见彼此的心跳。若是一尾调皮的鱼儿蹦跳,就会惊动满湖周围的水鸟,连月光也荡漾了起来。
1100平方公里青山延绵,亿万吨绿与天接续蔚蓝。
万绿湖,开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一幅“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定格在万山丛中。
万绿湖,盛满一湖玉浆。蓄与放,成为一个湖简单又深奥的哲学。
敢把流水蓄放自如的人,尽得时代风流。
此刻,我想到了那些已经走进史志里的工程:灵渠、都江堰、京杭运河,它们陌生又熟悉,从诞生之日起,它们就造福人间,它们是历史的足迹和现实里的生动,富强的方向。
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大坝之上,谈论万绿湖,谈论新丰江水电站大坝,就像前人谈论大禹,崇敬而自豪。
越王井
一手奉献甘霖,一手收藏光阴。
一口古老的井,穿越岁月沧桑。
挖井的人,背影在井中定格,种下乡愁逾越2200年。
挖井的人,走进岁月,住进史册,跃然纸上。
井在岁月里幽深,在时空里生动。
赵佗的越王井,深入历史长河。它是岭南文脉的源头。一条文化的河流,在时光里蜿蜒奔流,开枝散叶,繁盛生长。
看着越王井的水,我仿佛看到了珠江奔腾的浪花,一江清水滋润岭南大地的深情;我看到了先人从中原迁移而来的艰辛坚韧,看到了先人种植庄稼蓬勃的理想;看到了一个王朝崛起和衰落的根源,还有那些湮没于历史深处,曾经执着却又无奈的身影。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历史的烽烟已渐渐消散,南越王的后人耕读传家,香火鼎盛,岭南文化历久弥新。
一口越王井,还原一衣带水的生生不息,血脉深情。
新丰江音乐喷泉
音乐响起来。618盏水下彩灯亮起。169米的水柱直冲云霄,此起彼伏。
水柱在光影和音乐中直喷、摇摆、交织……编织出流金溢彩,火树银花。众多的造型被声光水电绘出,让人目不暇接,神思缥缈。
走近新丰江音乐喷泉,开启一个美妙的夜晚。
众多的彩灯,像无数颗星星,汇聚在眼前。它们冲着我眨眼,对着我微笑。
我内心的河流被打开,涌动波澜。
喷泉在一个个音符的敲打下,欢乐开怀。
镶在城市中心的音乐喷泉,像五彩的斑斓之花,开在万家灯火的中央。
它又像一朵花蕊,开在灯光的海洋,梦幻绚烂。
城市,消退白天的喧嚣,换上夜的迷彩,继续演绎城市的欢乐颂。
欢声笑语,汇入音乐的河流。
人们在广场里漫步、游走、观看,河流、广场、高楼、人群、色彩,一切都是美的。
美,向着深邃的广阔伸展。
一切归功于创造,一切都是智慧的化身。
今夜,就让我采摘一朵最美的星光,戴在广场的胸襟,向创造者致敬。
美丽的喷泉,可爱的城市,美丽的家园。所有的祝福,如齐喷的水柱,向着深邃的夜空,飞翔。
龟峰塔
一塔风流,立地擎天。
龟峰山上龟峰塔,目送东江与新丰江远走800多年。
两条江的江水在龟峰山下牵手,握手言和,一同奔赴远方,送走时光流年,也把一座高塔送进书页,送进史志深处。
龟峰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组成,为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外观七层,高42.6米。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明万历三十年维修。
塔身每层外面都砌有仿木构件的柱、额、半拱和假门等。每层辟真门一个,穿门绕平座折上可登高远望。
建造古塔的神话传说,增添古塔的神秘色彩。
传说河源多有水患,人民苦不堪言。神仙萌发了恻隐之心,放了一只大水龟在东江与新丰江的汇合之处,让它变成一个山包,并在山上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为龟峰山,塔名为龟峰塔。
从此,河源大地,风调雨顺,日渐繁华。
河源有好山,河源有丽水,河源亦有宝塔。登龟峰塔望远,绿水青山,大地如画。新城旧城,共沐祥光。
一塔千秋,穿越历史之烽烟;
一塔风流,书写山河之壮丽;
一塔诉尽人间沧桑,见证幸福绵长。
越王山
万山簇拥的主峰被赵佗踩下,这一片石山,故事开始新编。
早已走进史志的石山,被史志记载,被史志守护,又被史志滋养。
四面绝壁,高耸入云的主峰,统揽众山,更远的辽阔,它留给东江两岸的土地及未来。
丹霞地貌,崛起的石山,险峻,秀美。它把攀登给予勇者。
越王山选择了赵佗,王者的胸怀、气度、睿智、冷静,与山合体,南越王登上历史的峰巅。
故事曲折传奇,足迹起起伏伏。
环山步道,穿梭于深谷之中,悬崖之侧,峻岭之上。
南越王头像、一线天、三线天、狮王面像、大佛谷等,堪称“粤中一绝”。
越王井、越王榻、乾坤石、面壁岩、越王洞,惊艳出奇。
历史与地理交织,传说与史实缠绵,勾连想象,触碰思绪。
南越王,赋予越王山以无穷的想象,和所有的传奇。
“南中国——敢于称王的山。”
越王山,高耸于史志纸上,鲜活于现实地理之中。
它在,河源。
越王山,一座值得仰望和尊重的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