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井
■曾锦添
站在佗城的越王井边,轻轻地抚摸苍老的井口,我感触颇深。圆圆的井口,仰望着天,绳索滑过的痕迹,一道深,一道浅,一道挨着一道——这是井的皱纹。抚摸着井的皱纹,我仿佛触摸到时间的脚印,顺着时间的脚印,遥想和追寻两千多年前赵佗与这口井的故事,过滤下来的大都是沉重的东西。
先秦时期,岭南是没有井的。那时,岭南湿润多雨,江河纵横,水源丰富,越人临水而居,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都极为便利,不需要打井,更遑论打井技术。赵佗率部驻守龙川时,士卒屯垦和生活用水,最初来自雨水和附近的江河。然而,这里的气候变幻莫测,有风调雨顺的年份,也有旱涝频发的季节。相传有一年岭南大旱,禾苗枯黄,山溪断流,江河水位急剧下降。用水问题,成为龙川秦军和黎民百姓的当务之急。有人提议凿井取水是唯一救急的办法。但在哪里挖井最有效呢?传说赵佗夜梦仙人指引,在住宅前掘井得水,誉为神水……这口井的成功开凿,是赵佗把中原打井技术与佗城地下蓄水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结果。赵佗是中原人,熟稔凿井技术,此后又引导民众挖掘了好几口井,从根本上解决了秦朝驻军和农业灌溉的用水问题,稳定了军心、民心。赵佗开了岭南掘井取水的先河,是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向岭南传播的生动例证。后来赵佗在番禺成为南越王,龙川人为纪念他的功德,便把这口井命名为“越王井”。是的,在古代,如果挖掘一口水质清澈、适合饮用的水井,那可是功德昭彰的事业啊!唐代学者张守节在其著作《史记正义》中说:“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古人在水井旁喝水方便,故在水井周围贩卖货物,因此,在水井附近就会形成最初的市场,于是逐渐有了“市井”这个词。市井的范围随着人口增多逐渐扩大,一口水井最终可以演化成一座小城。
自秦至今,这眼井从来没有干涸过,井水一直都被饮用。清代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称,越王井“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并说“佗饮斯水,肌肤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也就是说,这井水有美容、保健功效,可使人益寿延年、长命百岁。
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我们现在看到的井依然结构完整、坚实美观,井深11.3米,直径约1.32米,井口为圆形。井为砖石结构,用青砖砌至井底。井台基用鹅卵石掺石灰沙浆铺成,既能使井身牢固,又能避免污水渗入。早先井台是平面六角形,用4块长2.15米、宽1.9米的石板铺成。现在看到的这口井不完全是秦朝时的原貌,它经过几个朝代的修缮。2009年底,有专家考证过,井壁的砖有秦朝的,还有唐朝的、清朝的。唐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行的那次重修,古邑龙川第一个进士韦昌明作《越王井记》并刻之于石。井旁立有石碑三块,一块是《越王井记》,一块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知县王永熙的《重浚越王井记》,碑文字迹清晰,工整美观;还有一块刻着“越王井”三个字。
两千多年来,多少人喝过越王井甘甜的水,井不记得了。井只知道,被它恩泽过的心灵,走遍了天涯海角;井只知道,日夜涌出甘泉是对掘井人的承诺,养育古邑龙川人是它的职责,所以,它从未敢干涸,也从未干涸过。
那天,我坐在越王井边,遥看天际暗淡的亮点,就像是坐在井的无字天书里。与井的生命比起来,人的生命是井里的一滴水。然而,我不悲伤,也不泄气,只要我愿意像井一样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恩泽四方,那么,就会拥有比这口井更长的生命。就像那轮躲躲藏藏的月亮,这口古井周围总有许多星星般淳朴的人。古井于小城的人而言,是一种归属,一种寄托。他们饮那份清甜的井水,思那份故乡的情。
站在越王井旁,掀开井盖,用吊桶汲一桶清冽的井水,波光粼粼中仿佛看到赵佗指挥秦兵挖井的身影,摩挲着墙壁上镶嵌的碑刻,聆听时光雕刻的声音,我再次把目光伸向井下……一泓井水縠纹微微,在历经两千余载之后仍然无恙,滋润大地,泽被万物。也许,这一泓井水,南越王赵佗带领他的每一个秦兵喝过,历朝历代的佗城市井小民喝过,它孕育着古邑龙川人传统的忠义与智勇、朴实与包容,并把龙川人这种优秀的特质慢慢地沉淀和发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川儿女从龙川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有人说,这口井是小城的灵魂。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让人感叹啊!
是的,我在想,文化底蕴丰厚的龙川,孕育出众多的灿烂地域文化。而古井文化,便是一股涓涓细流,绵绵不绝并造福苍生。同时,作为一口两千多年的古井,那些流传的众多故事、民间传说演绎出多么神秘的色彩。当下,这口两千多年文化浸染的井,正带动红红火火的“特色文旅”……从破败不堪到韵味悠然,一口千年古井不仅华丽变身,更成为记住乡愁的文化名片。一口浸染文化的古井,一瓢清凉的井水,已在佗城老街坊心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记忆,而古井也正融入小城的发展之中。
幽幽的越王井,沧桑的古井,沉默的古井,被敬畏的古井,像守望小城的眸子,深情而邈远…… 时光,已然倒流,停驻。千年井绳,于石上倾诉一因一果。千年之月洒下,洒在一座波澜不惊的小城,洒在我们前世的红尘中。泡开一壶茶,饮一口,让安宁的心,沉入紫砂壶之底,窗外落花无语。一慈一念,似今夜的水,又好像这越王井里冒出的一尾红鱼,不动声色地正游向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