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人间仙境
■吴双
东水镇位于和平县最南端,东江与浰江在这里交汇,灵动的岭南江水赋予了这座古老乡镇的灵动气质。
东水在古代被称为“高贤都”。相传明朝正德年间,有位游人携带家眷自东江而上,船到东江与浰江汇合处,往浰江西行。后来,这位游人按照地形所在位置,确认这里属于东江上游、浰江下游,河水天然东流,从而改名为东水。
在这民间口口相传的传说中,不难看出水对于东水镇的影响。可以说东水镇依水而建、依水而兴,水滋养了这里秀美的山水风景、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以及丰富的物产。在东水镇,几乎随处都能看到秀丽景色。
泼墨山水画卷
而东水镇最美的地方当属上坝村的东江画境,缓缓而过的东江水,使得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景如其名江境如画。
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景色,蓝天白云、青山照映、江水环绕、水墨氤氲,其景如画、其境似幻,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
上坝村这个古老村落里,有参天的大榕树、潺潺的溪水、青绿的田野、田间劳作的村民、江畔洗衣的老人、烟囱中袅袅的炊烟、奔跑嬉闹的孩童、滚动的水车,看到这一派祥和的场景,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清幽桃花源,内心只有安静与平和。
想看到最美的东江画境,可以在日出或日落时分前往村内最高的眺望点——輋尾老屋背山顶,登高望远,便能一览美景。
清晨,微风习习,薄雾笼罩于江面,仿佛是织女用天上的白云编织成了一匹锦缎,散落在东江之上。太阳从东边升起,照耀着江面。雾气在光线的折射下呈现出橘黄色调。
在薄雾的若隐若现中,上坝村村民唱着东水特有的水路歌,披着斗笠蓑衣,划船而来:
颜塘屋座像葵花,大路通过杉树下。
柑树连着细围里,仰天海罗冇门遮。
水系的发达,使得东水镇百年来船运发达。以往船工们往返于东水与广州、东莞城市之间,熟记沿途码头的地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通俗易懂好记的《水路歌》。
《水路歌》背后体现的是对客家往昔生活的一种生活纪念,更是一种淳朴的客家文化。
在悦耳的船行歌中,随着太阳升高,温度越来越高,水面的薄雾逐渐散去。
两岸的景色逐渐清晰了起来,远处的东江大桥上的行人与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城市在慢慢苏醒。
在日落时分,远处夕阳散发出橘黄色调,倒映在江水中,是一种难得的平静安详。
当你置身其中,便能真切感受到“人在画中游”的含义,让人沉醉不想归家。
古村新气象
上坝村的村民大多姓骆,骆姓一族在绘画、书法上颇有建树。以往村内的年轻人大多前往广州、深圳大城市工作。村内大多都是小孩与老人。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响应号召,回家乡创业,开设民宿,日出而作,日落归家,这些年轻人也为这个古老村落带来了新气象。
从上坝村走出的国家一级美术师、画家——骆文冠先生,如今也时常回乡义教,在东水镇开展农民画手培训。使得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会画画,接触到美学教育与艺术熏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村民们如今也能用情景生动、充满趣味的画作记录眼中的秀美山水,展现了一种浓烈的岭南乡土气息。
每到春夏之际,东江画境就成了广州、深圳绘画爱好者写生、创作的天堂,他们背起画板、带上画笔,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出了古色古香、秀美江景的唯美意境,更描绘了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古村新气象。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你也可与两三好友结伴,来东江画境走一走,在这看一看山光水色,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里体会一番静谧的诗意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