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学生升学有路就业无忧
■市职校物流专业学生在进行实操训练 本报记者 孙红 摄
核心提示
近日,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下称市职校)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与148所院校的661支团队经过激烈角逐,该校学生团队斩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和三等奖2个,总获奖数名列前茅,荣获“最佳院校组织奖”。该校学生获得的荣誉不仅体现了学校在技艺培育方面的显著成果,更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市职校紧紧围绕学校“156”发展思路,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政策,坚持“修处世美德、习一技之长”的办学理念,畅通学生就业、升学路径,在已有校企合作基础上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围绕“156”发展思路 引领教师成长和发展
市职校紧紧围绕学校“156”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主动适应新形势,狠抓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引导广大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该校全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科研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举办“师德讲堂”“学术沙龙”“校长讲坛”,加大对全体教师的培养力度;持续推进“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课程教学中心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软实力”持续加强。
为了进一步开阔教育视野,提升教学水平,1月,市职校叶风云名教师工作室组织团队成员赴广东省游海燕名教师工作室参观学习,借鉴省名教师工作室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
“去年以来,市职校实施‘师徒结对青蓝成长计划’,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师徒结对活动,这是我校推进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内容之一。”市职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成立了第一批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名教师队伍、名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教师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教师梯级发展,力促教师专业成长。
强化技能培养 打造专业精英
市职校充分认识到技能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提质”的教育理念,强调“注重品行教育,强化技能训练”的办学特色,通过开设专业课程、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月,市职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活动,通过36个考核项目检查2022级各专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检阅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竞技技能。在此次考核活动中,物流专业学生许文希参加了实操技能、单证技能、职业素养、线上实操4个考核项目,分获实操技能一等奖、单证技能三等奖、职业素养二等奖、线上实操二等奖,荣获竞赛活动的综合一等奖。她说:“通过此次考核活动,使自己深刻体会到了学校技能培养和实操教学课程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实操教学课程带来的实际效益,这种教学模式能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目前,市职校紧跟市场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幼儿保育、旅游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等11个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能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校以卓越的教育成果,曾连续五年获河源市中职生技能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多次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中职生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其教育实力和专业水平。
无需出校门 中职生圆梦大学
市职校鼓励学生升学深造,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途径,中职生升读全日制高职院校可通过高职自主招生、中高职三二分段、“3+证书”高考等方式升读全日制本、专科高职院校。据介绍,该校近年来的录取率一直高于广东省的平均录取率,今年的中职升高职上线率达97.41%。
2012年入读市职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张彩华,中职毕业后留校进行中职大专连读,专攻商务英语。大专毕业后,她边工作边在河源开放大学攻读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并立志考研。经过数年辛勤学习和积累,张彩华在2019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被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成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在校7年的学习生涯,我深感幸运与感激。感恩老师给予的关心和教导,为我铺设了通往知识的道路,让我实现了从中职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跨越。”张彩华说。
深化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输送桥梁
5月,市职校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教育见习活动,组织2022级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到市直属机关幼儿园、源城区机关幼儿园、源城区机关第二幼儿园等体验幼儿园的日常运作,了解幼儿教育的实际工作,在见习中进一步落实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见习结束后,各单位对学生在见习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肯定,赞扬学生积极投入各项见习工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发生问题,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市职校深化政校企合作,搭建人才输送桥梁,与28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技能和综合素养,使他们能从容面对未来职场的挑战,获得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市职校课程教学中心主任邵迎春介绍,今后,该校将聚焦政校企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不断提升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扩大实习实训基地,为各专业提供更多与企业直接对接的实践机会。深化校企融合,加强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组稿:本报记者 朱惠思 通讯员 陈杏灵 蓝国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