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培育发展更立体产业

走出“输血”“造血”“活血”乡村振兴新路

2022-11-22 09:59:08 来源:河源日报

73767b5a9a58329b97fb0210c13dd191_1122003_001_01_s.jpg

■陂角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杨坚 摄

□本报记者 刘昕

走进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干净整洁的乡道,推门见绿、起步闻香的美丽庭院,如诗如画的田间美景,清新的空气……不管是驾车行驶在旅游大道,还是漫步于村落田间的小径,来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个美丽的乡村深深吸引。在陂角村黄泥潭片区,蔬香公园里2个大花篮造型引人注目,园内整洁的田间小路,风格独特的小房,公园旁庭院式的村居,篱笆式的菜园挡墙,充满诗情画意。

“你看,沿途都是农家乐,人流量带旺了人气,还帮助村民增收。” 陂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古护平介绍,旅游大道沿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周边的景区还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古护平说,陂角村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挖掘本土特色,通过实施产业带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走出一条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挥资源优势  

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建设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古护平见证了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河陂大道的建成投入到黄泥潭片区的整治提升,他打心眼里希望陂角村发展得更好、村民生活更富足。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陂角村立即召开相关会议,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未来的发展,在与村“两委”干部交流后,古护平认识到要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他说,产业兴旺,农村才能有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陂角村的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的壮大,都需要依托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未来,陂角村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完善后,便可以培育谋划更多产业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不再是梦想。

平畴沃野,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一个个产业兴旺的场景,彰显着陂角村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陂角村外出村民赖勇先一直在外创业,创业成功后在埔前镇开设一家厨具厂。随着巴伐利亚庄园、春沐园小镇等景区的开发运营,陂角村迎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机遇,让他看到投资机会,尝试转型。

“村里的变化和发展前景,让我坚定了回乡投资的信心。”外出返乡创业的赖勇先正积极谋划在巴伐利亚庄园与春沐园小镇中间区域,打造一个面积超3000亩的集油茶种植、灵芝种植、“樱花谷”观赏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让更多游客玩在陂角、游在陂角。目前,该项目按照高质量林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建设厂房3间。未来,将实施集约化、标准化、统一化管理,可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紧抓地缘优势  

打造多样化农旅融合新样板

陂角村是河源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名单的村庄。春沐源小镇、杨家小院客栈等文旅融合项目在该村周边陆续开放,让曾经的贫困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享有“国字号”招牌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乡村风貌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基础。未来发展本质上还是要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埔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仕杰告诉记者,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陂角村的乡村风貌、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都有了质的提升,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随着旅游项目的稳步推进,陂角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陂角村乃至埔前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叶仕杰表示,未来,埔前镇将紧紧依靠春沐园小镇、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等三个景区项目外流客流,引入更多市场资本注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撬动市场资金杠杆效应,打造多样化农旅融合新样板。

记者了解到,目前,源城区和埔前镇正积极推动申报西片区五村连片3.5亿元的专项债资金池,该资金池将根据每个村的特色因地制宜投入相应资金,推动各村产业发展。对于陂角村而言,埔前镇现规划有花田客客家集市以及陂角民宿六大组团项目,均可申报资金池资金,将有更多的企业进驻陂角村,提高村集体收入,增加村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踏出新路径

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村民勤劳朴实,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很难想象,5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贫困村。经过5年的脱贫攻坚战,村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茁壮成长,为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做好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是产业要振兴、产业要兴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农民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采访中,记者遇到的村民,都是笑容满面;走进任何一户人家,也都收拾得干净整洁。谈笑间,可以切实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对乡村振兴的期望。尽管已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但无论是从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当地镇干部的口中,都能听到“产业兴旺”这个关键词。他们想方设法培育更多产业发展的主体,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更加富足。“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必须加油干,今后,我们的村子会更美、村民收入也会更多。”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到的村民说得最多的话,这也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推动农村产业兴旺,不仅要融合发展,还要有特色地因地发展。记者相信,陂角村依托现有的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书写美丽繁荣和谐陂角新篇章。

百姓寄语:

村民李秀芳:我们村近年来发展得特别好,怎么看都觉得漂亮。村里的公园、民宿、农家乐,还有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好多游客,作为村里人我感觉特别幸福。希望能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让更多人来我们村旅游。

村民李明康: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参与并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以前家门口杂草丛生,现在家门口可以打篮球、跳广场舞,感受景区美好生活。希望未来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公园文娱等配套建设越来越多。

村民杨剑:每次走在河陂大道上,我都深深感觉到村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出行方便,农家乐更多,让我们有了就业岗位,解决了收入问题。我愿意留在陂角,与村民一起参与农家乐等餐饮业的发展,建设家乡。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