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老总返乡当村支书

紫金县黄塘镇嶂拔村从落后村蝶变“网红村”

2022-12-23 09:41:16 来源:河源日报

98b47660fc1ad6ace37065c2de05d8d0_p1_s.jpg

■嶂拔村大榕树下的同德公园党建长廊,是村民最爱的休息活动场所。本报记者 肖斌 摄

■本报记者 肖斌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绿色发展上发力……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近日,紫金县黄塘镇嶂拔村党支部书记陈志豪带领村干部与村民们围坐一起,共话初心使命。

在村里,村民都叫陈志豪为“老总”,而不是“书记”。陈志豪16岁就离开嶂拔村,前往深圳打拼,后成为一家公司负责人。2020年,当地政府向他发出了回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邀请,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他就接过了这一重担。那一年,在众多村民的期待中,他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我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就是一种家乡情怀和家乡责任,就是希望能让村里美起来、村民富起来。”陈志豪说。

经过两年的建设,嶂拔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村民收入节节高。

“老总”成为村民“领头雁”

“嶂拔村现在存在问题较多,人心涣散,你组织能力强,又懂得创业致富,作为村里人,你愿意回去协助一下吗?”2020年11月,时年48岁的陈志豪在当地镇党委“头雁计划”及村党员群众的邀请下,回到嶂拔村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并全票当选为嶂拔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他在深圳经商,家人和朋友都不支持他回乡,但是带领乡亲一起致富是陈志豪一直的理想。“我是从村里走出去的农村娃,利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父老乡亲,帮助村里搞建设、谋发展,是我的初心使命。”陈志豪说。

村子该如何发展?当初,刚刚“新官上任”的陈志豪快速转换身份,整合盘活土地、乡贤等各方面资源,推动多种经济合作产业开发,动员深圳的亲朋好友来村里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当时,陈志豪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美化、净化、亮化村庄。第二步,对村里的危房旧房进行整合拆迁,把整合出来的土地利用起来。第三步,把全村有户口的村民量化入股,让村里所有的产业集体化,让全村人过上共建共享的幸福生活。

落后村蝶变“网红村”

“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怀念的地方……”近日,在嶂拔村同德公园的党建长廊,记者被悠扬的歌声所吸引,喇叭播放的是嶂拔村的村歌《榕树下》,歌里描绘的是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

“以前这里环境较差,村民经过时都是加快脚步。”村民张妙芬向记者说起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说,现在新修建的道路都通到了家门口,小公园也建好了,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村民有了休闲乐园。

这两年,在陈志豪的带领下,嶂拔村争取到当地政府2000余万元的奖补资金,修建柏油路面村道、同心公园、同德公园、文体广场,整治人居环境,进行农房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2020年省卫生村、2021年河源市文明村等称号。

“村里独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赏。”陈志豪说,在深圳对口帮扶紫金工作组的帮助下,以稀缺的环山路为核心,打造嶂拔山地自行车骑行公园,发展山地自行车、越野、马拉松等体育项目。

“目前,嶂拔村已开通高等级骑行道9.6公里、村内低海拔山地骑行(越野)道6公里、扩宽笔架山嶂龙古道(洗砚池、金蟾石)景观4公里。”陈志豪说,嶂拔村多次举办山地骑行比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喜爱骑行山地车的市民,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集体收入也得到大幅度增长。

在陈志豪看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目前正在争取建设古树公园,将古榕树景观提档升级;引进专业公司对全村景点逐一开发,将洗砚池、马天寨古城墙、石棚嶂老战壕、南湖肚铁炉厂遗址等开发利用,打造活力嶂拔、休闲嶂拔。”说起嶂拔“乡村振兴图”,陈志豪信心满满。

带领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一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陈志豪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村民们的心声在报告中都有回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陈志豪说,将和村党员群众一起,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当好嶂拔村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坚持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通过深化村企合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带领村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让村民们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