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扇门、上一个网、办两地事”
河源加快打造与大湾区同等水平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投资的“风向标”,发展的“晴雨表”。 近年来,河源加快推进与大湾区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与大湾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推动与大湾区全面开放合作,积极打造与大湾区同等水平的营商环境。
“河源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2016年落户时,我们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敲定了厂房选址。这期间,管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河源的优质营商服务,非常暖心。”落户于源城区工业园的广东贝仕达克科技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吴配春回忆道。为增强订单承接能力,2019年,该公司在源城区工业园建设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建筑面积超17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工人。
减!减!减!如今,在河源办事,可以真真切切体会到速度和效率。各类涉企事项流程、时间和成本大幅压缩,市级权责事项由5082项压减到4005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投资审批事项由123项压缩至70项,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90个和5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及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商事登记便利度位居全省前列,加快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全省6个试点市中,河源率先完成《河源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上报省审核,率先印发实施6个子方案,配套出台《河源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第一时间细化分解试点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同时,坚持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工作为牵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发展,2021年以来,改革热度指数连续5个季度排名全省第1。
近年来,河源的“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全省“数字政府”改革政务云建设试点市,率先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完成市级政务云一期平台建设,实现1558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政务服务“可网办率”达100%。“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扎实推进,先后与深圳、江西赣州等市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以来推动300项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上一个网、办两地事”。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河源将全力打造这个金字招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为企业运营打造成本的洼地、投资的高地。(本报记者 吴雪 通讯员 麦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