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速构筑大湾区生态屏障
近日,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考团队在紫金县域进行野生动物科学考察过程中,通过布设的红外相机,在紫金县九和镇域内监测到野生中华穿山甲。这是继2020年在紫金县龙窝镇监测到中华穿山甲种群后,在紫金县发现的第二个野生中华穿山甲活动区域。此前,龙川、和平县也陆续发现中华穿山甲。
每年10月左右,万绿湖会迎来一波游览小高潮。不少游客是冲着一种极为罕见的、诞生于亿万年前的古生物——“桃花水母”来的。它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半透明,状如桃花,浮游于水中,煞是好看。
成百上千的白鹭在水面上摇曳飞舞,是万绿湖的另一道风景。白鹭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监测鸟,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它们生活的地方,大多是水草丰美、空气清新的地区。近年来,白鹭成了河源的“常客”,除万绿湖外,河源的田野、湿地、山谷,甚至在闹市区的新丰江河段和东江河段,都有它们的身影。
河源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在万绿湖库区、新丰江畔、东江湿地,常常看到成群的白鹭在美如画框的青山绿水间上下翻飞。
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天上飞的……这些“精灵”,就是河源生态的代言。
近年来,河源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持续为大湾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建设绿色湾区、美丽湾区作出河源贡献。在“2022年广东省百强区县生态环境榜前50强”榜单中,河源包揽了前4名,占据了前6名中的5个名额。
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
大湾区绿色生态屏障不断筑牢。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73.18%,稳居全省第3,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Ⅰ-Ⅱ类标准,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水质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万绿湖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河源绿色生态水网建设正在推进,大湾区东北部江湖河水生态屏障也在越筑越牢。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近年来,河源深入打好碧水保优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取得的战果也是有目共睹。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前列,省考断面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1。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全省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0年为优。建立预防和打击非法处置固体废物长效机制,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99%以上,县级以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这些数据,就是支撑河源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
环境保护机制持续健全。建立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实施市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得到有效压实。与深莞惠等地市建立环保交流合作机制,签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与周边城市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行动,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报记者 王亚娇 通讯员 麦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