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
“电商+农旅”推动多元化发展

■本报记者 陈鹏
沿着粤赣高速公路一路疾驰,从埔前高速公路出口驶出,不到10分钟,便到了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透过车窗向外望去,村道宽阔整洁,庭院干净漂亮,产业大棚整齐划一,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更具特色……昔日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幸福村”,更走出了一条“电商+农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美丽乡村建设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现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农副产品“触电”促销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新春佳节,当然少不了正宗的客家味道。近日,一场“农产品年货”专场直播活动在双头村的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开播,该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变身“带货主播”,利用多种平台积极宣传推介魔芋酱、黑蒜、花生油、客家黄酒等我市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在春节这个档口,通过线上直播带货,让河源的特色农副产品香飘万家。”双头村党总支委员、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党支部书记潘莉说道。
据了解,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是双头村的村集体产业项目,于2017年5月12日正式开园运营,是针对电子商务产业链打造的一个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创业园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双头村村民李运青是一名“90后”,2018年来到创业园从事网络运营兼客服工作,通过边学边干,如今不仅摆脱了贫困,开了多家网店,而且还给村里的年轻人指导相关电商知识。
“创业园是广东省首家农村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星创天地试点单位,目前已签订入园的团队、企业共54家。”潘莉告诉记者,开园至今该项目直接带动本村35名脱贫户就业创业,间接带动235名村民创业就业,累计为有劳动力脱困户分红达60万元。
据统计,2021年创业园营业额达200万元,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20万元,开展培训14场次,培训人员1100人次。
统筹各方资源
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创业园作为一个综合型农村电商服务基地,是农业、农副产品、教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出了该村第二个村集体产业项目——双头水果采摘园,通过采用“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电商平台+观光”运营模式,为供需双方搭建电商交易平台,全面打通农产品产、供、销的障碍,不断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实现农副产品产销“两旺”。
“去年10月,我们水果采摘园升级为河源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双头村第一书记徐易畅告诉记者,该基地设施完善,配套了餐饮、住宿、娱乐设施,规划建设了农业种植、花圃种植、果园种植、水培种植、传统农耕区项目,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体验研学实践教育、休闲观光、亲子互动、团队拓展、冬夏令营等提供综合性服务。去年10月至12月基地接待量约2万人次,收益约10万元,预计今年接待量可超10万人次。
“2021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近120万元。”双头村党总支书记刘伟雄表示,将以筹备新建乡村振兴综合大楼项目为契机,统筹各方资源,扩大宣传的点和面,致力于构建“新供销”的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区一级电商服务平台,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们也纷纷通过炸猪肉、炸油果等形式,热烈庆祝新春佳节。就像双头村村民刘汉英所说:“现在农村环境好了,村民腰包鼓了,大家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