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连平县油溪镇富乐村党支部委员会

党建引领兴产业 同心协力奔小康

2021-08-09 09:48:23 来源:河源日报

步入连平县油溪镇富乐村,只见群山环绕,农房错落有致,村道宽阔整洁,修葺一新的小花园与弘扬传统美德、家风家训的墙绘相得益彰,一派美丽宜居的田园风光在眼前徐徐展开。村民感叹:“村里不仅美了起来,也富了起来。”通过发展扶贫产业,截至2021年5月,富乐村集体收入达328万元。这是富乐村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实在在的成果。而这些变化,与该村开展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富乐村支部委员会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两大目标,实现党建和扶贫齐抓共管、同频共振,助推富乐村振兴惠民“全提速”。今年,富乐村支部委员会被评为“河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打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富乐村党支部书记黄金强介绍,近年来,村里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该村按照网格化管理,每位党员挂钩到户,倾听群众心声、收集民意,并在每周三定期召开主题会议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党员干部为民着想,民众也自发为村里的建设添砖加瓦。2017年,村里要建设养殖场,但遇到用地难问题。60多岁的老党员谭木添听闻后,在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我家有一块地,空着也是空着,如果村里要建设,就用那块地吧。”随后,谭木添将家中的20多亩地提供给村里修建养殖场。20年的租让时间,谭木添只象征性地收了1万元租金。他说:“为了村里的发展,吃点亏算不了什么。”有了老党员做示范,每当村里建设要用地时,村民都大方地让出土地,为村里的建设贡献一份力。

为强化党员、群众的思想建设,富乐村坚持村第一书记每月为党员上专题党课,每季度组织系列党日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老党员、退伍军人交流座谈会、关爱留守儿童和给空巢老人送温暖、红色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凝聚起脱贫攻坚、干事创业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以超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切实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体现到实际行动中,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党建引领助推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富民兴业是关键。老党员谭木添主动让出自家的土地后,裕民养殖场的建设如火如荼,村干部积极参与养殖场的建设,并在建成后承担了养殖场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据悉,裕民养殖场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劳力分成+贫困户投资分红”的模式,投入34户贫困户的开发资金共108万元,贫困户无需承担养殖场的经营风险,每年按照投资额的10%获得分红;由温氏公司统一供应鸡苗、饲料、防疫及用药,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统一收购,确保养鸡销路和村民收入。养殖场的创建经营,不仅让村里的34户贫困户有了收入来源,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目前,裕民养殖场已经发展至4栋养鸡大棚。截至2021年2月,该养殖场总收入182.95万元,共向投资养殖场脱贫户累计发放分红款36.42万元,为村集体带来90万元收入。

富乐村还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途径,打造了富乐村利民线材厂、富乐村自来水厂等一批夯实村集体经济的扶贫产业。其中,利民线材厂可每年保底收益11.4万元,为本地2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该村80多位村民就业。截至2021年5月,线材厂分红54.8万余元;自来水厂不仅解决全村村民饮水难问题,每年还为村集体创造约6万元收入。逐步形成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截至2021年5月,富乐村集体收入达328万元,村集体收入翻了20多倍。

(本报记者 刘永菲 冯晓铭 实习生 叶昕)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