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

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叶风宽

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装着群众

2021-08-16 09:30:00 来源:河源日报 刘永菲 叶昕

■本报记者 刘永菲 实习生 叶昕

今年7月,叶风宽结束了他在和平县长塘镇陶锡村的驻村工作,回到和平县医疗保障局监管股股长的岗位上。这两年多的驻村工作,对他来说,是一段特别的经历。

2019年,叶风宽被派驻陶锡村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其间,他带领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走家入户,精心研究,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推动陶锡村经济发展。“要把基层工作做好,就要心中装着群众,唯有沉下心、俯下身,才能为群众解决好问题,带领大家一路向前。”叶风宽说。

在实践中总结脱贫良方

自2019年6月驻村以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就成了叶风宽工作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几乎每天都在为村民和村子的发展而奔波。

陶锡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收入主要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为了准确掌握陶锡村的整体情况,摸清村民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叶风宽入户走访,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关注扶贫产业发展。起初,个别帮扶对象不太配合,心里有抵触情绪,叶风宽便“厚着脸皮”,每天早早地来到帮扶对象家里,帮他一起到田地里干农活、拉家常,积极引导他们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同时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倾听群众心声。

在调研走访中,叶风宽了解到陶锡村的淡水鱼在当地小有名气,根据帮扶对象的意愿,鼓励帮助帮扶对象发展淡水鱼养殖,并与相关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在村里发展养鸡、百香果种植、猕猴桃种植等产业,积极沟通协助安排公益岗位,多形式地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共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4户61人,实现全面脱贫。

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陶锡村扶贫驻村第一书,叶风宽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村子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2019年,我市遭遇“6·10”“6·12”特大暴雨袭击。陶锡村的道路、民房、耕地、产业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为确保群众人身安全,叶风宽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跋山涉水连夜挨家挨户上门转移受灾群众。当时,叶风宽与一名村干部连夜划竹排近2小时,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置点,最终确保了陶锡村人员零伤亡。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叶风宽再次带领村扶贫工作队主动和村“两委”组成党员先锋岗,坚持在一线值守,全面摸排贫困人口受疫情影响情况,针对性地分析、研究对策,并进行动态监测。同时,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为贫困劳动力人口提供就业信息等服务,解决了扶贫产业产品滞销、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将疫情对贫困户脱贫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每当陶锡村的发展遇到困难,总是党员冲锋在前。叶风宽介绍,通过推进党支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常态化、加强党建帮扶、实施党支部党员结对联系贫困户工作制度、积极发展优秀年轻党员等举措,更新了党员干部的观念,提高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解村民矛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两年来,叶风宽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群众最盼的事、抓群众最怨的事、帮群众最难的事,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和认可,为脱贫攻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今年6月,叶风宽被评为“河源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数字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