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紫金县苏区镇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红色土地跃动“绿色音符”

2025-04-23 10:30:56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记者 彭冲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通讯员 叶盛槐

谷雨过后,走进紫金县苏区镇,一路层峦叠嶂,满目苍翠。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历经炮火洗礼,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守护家园,留下了周恩来、彭湃、徐向前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如今,苏区镇乡村已发生巨变。不变的是,一代代苏区人守好绿水青山的初心。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苏区镇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森林提质、绿色赋能、全民参与”为主线,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绘就革命老区绿美新画卷。

【森林提质】

森林生态系统愈加稳定

“回到老家,简单的一个深呼吸,就能给肺部来一次‘疗养’,让人心旷神怡。”每逢周末,家住紫金县城的钟伟都会带孩子回苏区镇永光村。

这背后,是苏区镇乘绿美东风,实现华丽转身的持续发力。去年以来,该镇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低效林林分优化提升、科学优化树种林种、景观节点绿化美化等行动,改造3328亩林地,完成681.9亩新造林抚育,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按照“一条绿化景观路、一处乡村休闲绿地、一个庭院绿化示范点、一片生态景观林”的标准,打造“四小园”83个,建成美丽庭院328户,宛如粒粒明珠,串起了苏区的绿美景观。

更让苏区人骄傲的是,该镇林木覆盖率达86.22%,成功入选广东省森林城镇。如今的苏区镇,随处可见葱茏树木、潺潺流水,还有干净整洁的道路,因地制宜打造的小公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蓝图,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正变成实景。

【绿色赋能】

乡村发展动力愈加强劲

青山含黛,绿水如眸,历经炮火洗礼的红色土地,如今已披上绿装。在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远眺群山环绕,近看林木层叠,阳光与红屋、松柏交相辉映。

“今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红屋参观,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悼念先烈。”苏区镇宣传统战委员叶盛槐介绍,在苏区,红色是文化底色,绿色是发展亮色。过去,镇上的人都想着去城里赶集,现在是城里人到农村来“森”呼吸、研学,苏区成了旅游热门地。

绿水青山间,金山银山逐步显现。搭乘绿美“快车”,苏区镇大力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走出了一条红绿交融的发展道路。2024年,炮子村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成功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时,该镇还创新推出“红色苏区革命传承探索之旅”研学产品,将红色教育、生态科普与农事体验深度融合,成功获评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

苏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势头同样强劲。2024年,该镇完成860亩油茶种植,打造“油茶+林下经济”产业链,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放大综合效益。

【全民参与】

植绿护绿氛围愈加浓厚

顺着苏区河流经方向,从“百千万工程”主题公园到绿美生态小公园,小桥、绿树、红花、碧水、鱼鳞坝相映成趣,高低远近,处处是景。

“苏区的绿美,不仅仅是一种生态特色,更是全民参与、合力共建的成果。”苏区镇相关负责人称,沿河一侧村民屋旁种植的花花草草,就是村民们自发开展绿化美化行动的成果,植绿护绿、人人参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据介绍,去年该镇建成“林长林”“代表林”“支部林”等主题林26个,植绿面积152.5亩,发动群众种植樟树、紫薇、黄皮等苗木1.1万余株。今年以来,持续在村庄道路两旁、村口、池塘边深入开展乡村绿化工作,不断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完善义务植树网络平台,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组织645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30场,以“五带头”行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截至目前,该镇已新栽苗木10165株,种植面积109亩,革命热土上红更艳、绿更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