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源南镇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食事”办实 富民兴村
■本报记者 梁驱远
通讯员 邹菡萏
近年来,源城区源南镇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建好、管好、用活”代表履职阵地的基础上持续加力,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履职为民办“食事”
让老人就近吃上热乎饭
4月上旬,双下村长者食堂工地机器轰鸣,工人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建筑主体建设。该项目预计将在8月底建成投用。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驻站人大代表的努力与付出。
双下村现有70岁以上老人300多名,多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源南镇人大代表、双下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刘伯友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这些老人既面临做饭不方便、营养没保障的“吃饭难”问题,又容易陷入因缺少谈话交流而倍感孤独的情绪困境,于是便向源南镇政府提出建议,通过建设长者食堂,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让老人就近吃上热乎饭。
为了将村民的“食事”办实,源城区源南镇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们深入走访调研,了解老人的饮食习惯和需求,广泛征求意见,为长者食堂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该建议也得到了源南镇政府以及区民政局的重视和支持。今年初,双下村的长者食堂顺利动工,如今已经完成了地基浇筑和一楼支撑柱的模板搭建。
据刘伯友介绍,双下村长者食堂主体设计为4层公共建筑,设置有公共服务大厅、厨房、食堂、阅览室、健身室、棋牌室、活动室等场所。“长者饭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老人进行下棋、健身等娱乐活动的‘幸福驿站’,建成后不仅可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也能让在外打工的子女更放心。”刘伯友说。
盘活资源强产业
让村民钱包越来越鼓
一直以来,双下村有着水资源丰富、距离高速公路近的区位优势,是水经济产业园的所在地。在源城区人大代表、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双下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强的带领下,联络站的人大代表主动做好落户水企的用地保障工作,并发挥好代表职务和村干部双职务优势,积极探索闲置资源盘活路径,通过发包租赁、招商引资、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双下村村委会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就业、企业分红等方式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变“资源”为“资产”、化“存量”为“增量”。
刘建强等人大代表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更加积极地盘活村里闲置的土地,努力让村民钱包鼓起来。“盘活村里‘沉睡’的土地,引进项目不能无序无章,而是既要考量短期收益,又要谋划长远发展。”刘建强告诉记者,近期双下村新盘活出了一块集体生产留用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不少企业找上门来求合作。对此,刘建强和村“两委”干部在认真商讨的同时,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收集民意,最终决定与河源市林安路路通物流有限公司签订承租合作协议,用于建设集仓储、冷链、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物流园。
刘建强表示,物流园项目不仅每年可为双下村增加60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建成后还可解决村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物流园的落地可以吸引更多出门在外的年轻人返乡从事电商相关行业,让村里人气旺起来。
据悉,目前项目涉及的集体生产留用地正在办理土地、规划等相关证件,待证件办理完后便可正式交付企业用于项目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