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产出全省首批自主培育的马铃薯种苗

预计可结出超800万粒微型薯

2025-04-22 10:10:58 来源:河源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方新苗 近日,灯塔盆地农高区的广东省马铃薯南繁育种基地产出了全省首批自主培育的马铃薯种苗,预计结出超过800万粒微型薯,将有效解决广东马铃薯种薯“北薯南调”难题。

在该基地的组培实验室里,技术员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地进行组培苗扩繁转接,一株株绿色幼苗在透亮的玻璃瓶里茁壮成长、生机勃勃。这些幼苗是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初始形态”。“组培苗15天到20天就能快速扩繁一次,一株变五株、五株变二十五、二十五变一百二十五,呈五的倍数增长。”据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锋年介绍,实验室去年8月开始培育第一批组培苗,从一开始的几十瓶苗到去年年底已繁育了近200万株苗,今年计划生产超过600万株苗。

闯过第一关,这些从组培室培育出来的幼苗,将移植到该基地的气雾栽培棚和基质栽培棚进行微型薯繁育。微型薯,也就是马铃薯种薯的种子。在气雾栽培棚里,一排排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马铃薯种苗映入眼帘,它们悬空而长,根系发达如“瀑布”般垂落,上面挂着一粒粒微型薯。“我们从2月开始上苗,5个栽培棚一共繁育了近200万株苗,预计在收获期结出800万至1000万粒微型薯。”张锋年说。

目前,该基地已培育出“粤紫1号”“粤红2号”“粤薯1号”及大西洋等品种的马铃薯微型薯。今年,该基地将在东源县柳城镇进行大面积扩繁结出原种,逐步解决种薯“北薯南调”这一限制广东冬种马铃薯发展的关键难题,为全省种植户提供本土化的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

近年来,灯塔盆地农高区持续加大科创平台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岭南农业新质生产力重要的“策源地”。其与灯塔实验室推动建立的广东省生物农业中试平台,是推动涉农科研成果加速熟化、放大、转化落地的重要抓手。接下来,灯塔盆地农高区将加快生物农业中试平台建设,依托灯塔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在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上一篇:生态为笔绘春景 漫山绿意蕴生机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