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河源时政

夯实基层党建基石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优秀案例选登

2024-12-26 10:16:15 来源:河源日报

image.png

■市委办公室党总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关键在基层。近年来,我市把抓基层党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四强”党支部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推动各级基层党组织焕发出旺盛生机活力、广大党员激发出强劲内生动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政治功能强

市委办公室党总支部

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推动“三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办公室党总支部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机关党建与“三服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获评“全省基层党组织规范性文件备案试点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备案审查“大走训”活动做法获中央办公厅刊物刊登推广。

强政治,提升政治领导力。深入开展对党忠诚教育,严格落实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强化文件文稿和会议活动每道关口、每个环节的政治把关,以实际行动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强思想,提升思想引领力。常态化开展室务会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五学联动”等学习制度,创新建立每天第一时间工作群推送学习、大学习讲堂等教育机制,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强组织,提升队伍凝聚力。大力开展竞标争先和“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第一党支部获评全市首批“四强”党支部。及时做好总支部委员会和各支部委员会补改选工作,党组织力量不断壮大。

强工作,提升贯彻执行力。高质量服务保障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市委全会、招商引资等重要会议活动。发动301人次开展志愿服务、义务植树等活动,服务中心大局有力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 以党建铸牢工作之基 推动“三服务”提质增效

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以模范机关和“四强”党支部建设为抓手,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过硬。

强化政治属性。主动承担市政府重要材料起草工作,推动出台《河源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

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党员聚焦“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真调实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0篇。举办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暨办公室业务培训会,全面提升全市政府系统办公室“三服务”水平。

强化深学笃行。协调推进“河美共赢”篮球联赛、河源手信、大招商优服务、“乐游河源”等工作。用心用情办好市十件民生实事,承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09件,及时督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事项1865项,组织开展“面对面”政企交流座谈会、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25场。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

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 奋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4年荣获河源市“四强”党支部荣誉称号。

突出政治引领。积极探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结对互助学习活动;支部党员牵头撰写的《“三度、四色、五坚持”高质量推进城市品质与形象提升》等文章在《河源研究》《中国建设报》等平台发表。

突出干事创业。联合相关支部探索城管护航校园模式,在全省首创开展“党建引领,政校结合,护航校园”活动;总结提炼共享电动自行车从“扰民”转变为“利民”的措施及做法,2023年在第十一届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

支部班子强

和平县委政法委党支部

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解锁新时代平安密码

和平县委政法委党支部把党建工作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大力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创新打造“和和来”调解室,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处置在早。获省委“平安鼎”“广东省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共绘解纷止争“同心圆”。从政法各单位选取了24名党员干部组成专业调解队伍,采取常驻、轮驻、约驻等方式联合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今年以来,成功调处各类案件973件,有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探索用好“四心”工作法。结合客家“和”文化,探索出“四心”工作法(耐心听取诉求、同心说理释法、真心解忧止纷、恒心跟踪问效),帮助矛盾双方讲明理、理顺气,达到共赢。

谱写矛盾调解“新篇章”。“和和来”调解工作模式在全县17个镇推广运用,取得良好效果。截至11月,各镇共受理矛盾纠纷417件,化解成功412件,化解成功率达98.8%。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党支部

应用“三三三”工作法 打造河源特警尖兵队伍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党支部创新实施“三三三”工作法,成功淬炼出一支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特警尖兵队伍。支部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涌现出中国好人1名、一等功臣2名、二等功臣5名等英雄模范。

强化三项教育,聚焦思想铸忠诚。创新开设“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等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战后经验分享会、推举“小教员”等特色交流学习会,开展防暴恐培训演练“送教上门”,参与社会公益和党建共建,加强警民交流。

落实三项制度,聚焦规范强基础。以“两本一分”党员考核机制为抓手,落实党内考评监督机制;以战训合一制度为核心,定期开展支部成员领导能力培训;以“两个经常”制度为保障,落实经常性开展临战动员、帮助教育等思想工作。

淬炼三支尖兵,聚焦训练提战力。围绕实战需求完善预案,做精做强枪械、防暴、无人机、搏击等8个专业教官团队,组织编写训练手册和教案,精心组建以党员民警为核心的水上救援组、排爆组、狙击处突组、无人机侦察组四个专业特战小组,把特战小组淬炼为保护河源平安的利剑。

市招商服务中心党支部 党建引领抓服务 激发招商新动力

市招商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招商”深度融合新模式,围绕河源“1+3”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开展联合招商、展会招商、乡情招商等工作。共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企业260多批次,促成签约项目8个,计划投资总额17.3亿元。

全面提升强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参加招商引资海豹突击队培训、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等;开展投资环境推介大练兵及工作展示;选派优秀干部到局机关相关业务科室跟班学习,着力打造一支“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干部队伍。

深度融合促发展。以党建促业务融合发展,近年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企业260多家,深入展会50多场次;积极推动“1+3”产业商协会组团赴我市考察10多批次500多人次;创新开展产业链招商,组织深河两地电子信息企业近50家对接交流。

市消防救援支队新河大道消防救援站党支部 建强支部战斗堡垒 推动消防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消防救援支队新河大道消防救援站党支部以“党建塑形、组织聚力、人才强基、业务固本”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荣获全省“基层建设标兵消防救援站”、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等称号,连续5年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筑牢思想根基。推行“五好”支部工作法,在全市消防队伍率先制定印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操手册》,建立支部研学、党员跟学机制,创新开展“思享课”活动,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升战斗力。

发挥头雁效应。组织干部赴全国英模单位沈阳启工消防救援站开展学习交流,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四模范”评比活动,开展评比12次,培树先进典型15人。注重以老带新,年内申报11项装备型国家专利。

锤炼精兵队伍。承担省、市两级水域救援培训班,为全省输送水域救援人才500余人;成功打赢增援梅州抗洪抢险等救援任务;成立全市首支“火焰蓝”铁骑党员先锋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活动230余次。

党员队伍强

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

“党建红”引领“检察蓝” 用心守护“朝夕美好”

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用心守护“朝夕美好”。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养老机构监督工作做法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大典型事例。

打造“党建+综合履职”。结合保护未成年人的检察职能,倾心打造专业办案团队,全市两级检察院均成立专门的未检办案组。依托未检刑事检察业务推进统一集中办理工作,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严打击,高效率、全链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强化“党建+社会治理”。联合10个职能部门出台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开展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针对养老机构持续开展检察监督,对发现问题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并推动建立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制度。

优化“党建+法治宣传”。进一步抓实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常态化开展好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开展“深耕未检沃土,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将普法资源向偏远乡镇进行倾斜。

市审计局党总支部

深化“党建+审计”融合

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

市审计局党总支部深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被评为“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其业务骨干荣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务员奖励”。

坚持“党建+学习教育”。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充分发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用,开展集中研讨、知识问答等活动,以青年之力助推实现审计质量全面提升。

坚持“党建+审计监督”。聚焦“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科学谋划市本级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依法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坚持“党建+队伍管理”。注重让年轻党员、发展对象等审计干部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积累经验;通过审前召开进点廉政教育会议明规矩、审中指派廉政监督员常跟进、审后访廉守底线,引导党员在监督中履职尽责,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作用发挥强

市妇联机关党支部 以“四心”巾帼行 激发党建带妇建活力

市妇联机关党支部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四心”巾帼行党建品牌,形成党建工作与妇联工作同频共振、同步推进。

“初心”引领。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等宣讲活动91场,覆盖妇女1.1万人次;选树全国、省、市三八红旗手(集体)28个,巾帼电商等培训有效增强妇联干部履职力。

“聚心”干事。“金凤展翅”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400多个;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全市共打造“美丽庭院”64595个,打造巾帼林、家庭林、亲子林89个,助力绿美河源生态建设。

“暖心”关怀。争取深河指挥部支持实施“圳腾讯·河护蕾”项目帮扶100名重点女童;“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6840人,创新开展“三个妈妈”工作,匹配结对8310名重点未成年人。

“潜心”培育。稳步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工作,创建省儿童友好示范区1个、镇(街道)3个、儿童友好基地6个。

市公积金中心党总支部 党建引领聚合力 提升服务新高度

市公积金中心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被评为2023年“市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兵单位”,机关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四强”党支部。

强化示范带动,提升服务新形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党员干部竞标争先,坚持做优服务,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制度,推行微笑服务、有声服务、跟踪服务、监督服务等四项服务,打造一支优质高效服务队伍,为缴存企业、职工提供一流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新体验。勇于改革突破,推出存量房“带押过户”政策,落实贷款利率调整,提高贷款额度和可贷年限,放宽提取频次,简化办理材料,更好地满足缴存职工需求;拓宽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增加网上办理事项,实现公积金业务“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

市国土整治中心党支部 强党建增良田治地灾 高效服务“百千万工程”

市国土整治中心党支部深化党业融合,高效服务全市耕地保护、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被评为2024年省耕地保护先进集体、2023年度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行动市级标兵单位、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促进党业融合发展。持续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入项目现场检查指导,主动为民排忧解难,收到群众“国土整治利国惠民,心系百姓情深意切”感谢锦旗。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底线。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推进补充耕地整改;创新建立“市县合作垦造、灯塔盆地垦造、市级垦造”三级模式;扎实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助力东源县顺天镇、龙川县佗城镇分别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和省级试点。

全力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率先在全省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三年内完成大型及以上隐患点综合治理119处,中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419处,减少受威胁群众约4.5万人,减少潜在经济损失7亿元。

龙川县鹤市镇党委 探索“党建+村企”发展模式

龙川县鹤市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村企”发展模式,推动10个村(居)联合成立“强村公司”,实现共同创新发展利益共赢。

探索市场化运作。承接项目10个,金额合计超940万元,已有5个项目完成竣工验收,营业额超550万元,为兄弟乡镇提供了“鹤市样板”。

建立联农机制。围绕高效种养、传统建筑、绿化养护等领域开展培训,全面提升乡村工匠的技艺技能和就业素质,并在强村公司创造的就业机会中得以实践。

反哺基层建设。积极利用镇级强村公司收益反哺鹤市镇圩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及各类文体活动事业发展。

■本版组稿:梁驱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