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出台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工作方案

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加利企便民

2024-12-26 10:13:16 来源:河源日报

昨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的指导意见》及《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计划(2023—2025年)》《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支持全面创新的行动计划(2024—2026年)》精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好服务支持创新需求,该局制定出台了《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将聚焦创建绿色崛起特色型知识产权强市目标任务,以服务支持创新需求为着力点,加强对全面创新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公共服务支撑,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更加利企便民、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本地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断丰富、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供给更加完善、服务环境更加优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服务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发展

服务战略科技力量创新发展。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围绕我市“1+3”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专利导航、专利挖掘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服务,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贯穿于科技创新创造到成果转化全过程。

推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持续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围绕产业强链增效工作,建立健全对接重点产业工作机制,助力重点产业强链增效。

优化完善知识产权涉企服务。助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协助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工作,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等为重点,服务企业积极开展专利产品备案登记。

协同推进知识产权

高效益运用

助力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协助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存量专利盘点工作,服务企业将有价值的存量专利在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入库并及时做好专利评价工作。积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精准对接活动,推进专利向重点产业加速转化。

助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支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优化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办理服务,积极参与或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专项行动,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服务模式。

助力“百千万工程”。支持各级各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深入县区镇村,针对县域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富民产业和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等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助推农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农业产品品牌化。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双百行动”,促进更多知识产权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

促进知识产权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丰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鼓励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丰富服务产品供给类型,为创新主体提供数据信息资源、基础检索、咨询问答等免费基础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鼓励支持市场化服务机构提供免费或者低成本的公益性服务。

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增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和节点信息传播利用能力,扩大多领域信息服务供给,汇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探索建设产业专题数据库,并向创新主体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

提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河源)分中心和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点作用,加大惠企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便利化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公共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风险预警、纠纷应对指导等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机制,组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骨干机构建设。加强河源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完善河源市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河源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河源市农业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等公共服务骨干机构建设,支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

推动县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适应辖区创新发展需要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为辖区内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充分发挥各县区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作用,加强指导站服务能力建设,围绕地理标志挖掘培育、商标品牌培育等开展公共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加强河源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河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转化对接平台、河源市中小微企业涉农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定向发布平台、河源市高新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等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级、省级相关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不断汇聚更丰富的优质资源、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本报记者 张伟燕 通讯员 何虹 戴小茜)

    上一篇:我市本周末将再次迎来冷空气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