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在前作表率
彰显政治机关本色
我市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报记者 方新苗
翻开河源改革发展历程,机关党的建设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始终走在前、作表率,机关党建各项工作成果突出、特色鲜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铺开;近三年我市共有21个项目晋级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决赛,其中5个项目获省二等奖、16个项目获省三等奖,机关党建工作品牌更加闪亮。
坚持政治引领
擦亮鲜明政治底色
政治建设是推进机关各项工作的“根”和“魂”。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践行“两个维护”中擦亮政治底色。
——将政治建设贯穿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市印发《河源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2024—2026年)〉若干措施》,要求各级党组织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到基层。市委办公室严格执行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从严把牢政治关口,及时校准偏差,切实把“两个维护”贯穿到“三服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市委常委会带头落实第一议题、领导班子读书班等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872次、举办读书班663场,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机关纪委力量配备,严格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工作,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做好述职评议考核和“民声热线”工作。
通过一场场思想淬炼和政治洗礼,广大党员干部信念如炬、信仰如磐,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聚焦固本强基
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市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将各级机关基层党组织锻造成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
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各级机关党组织结合模范机关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竞标争先、党支部规范化和“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市档案馆扎实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创建“1234”党建工作机制和“三三三”工作法,着力打造政治机关新标杆。市税务局开展党建工作交叉式检查,形成“一支部一台账”问题清单,并将问题清单整改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创建“四强”党支部的重要内容。
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印发“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正负面清单,明确“必须做”和“不可为”的具体情形。市县镇606个党委(党组)全面召开警示教育会,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1794个,开展廉政“三谈”2.2万余人次,推动以案促改促治。
如今,聚精会神抓党建、齐心协力强支部成为各级机关党组织的普遍自觉和实际行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不断激发。
服务中心大局
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面对以往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困境,我市各级机关党组织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中涌现了不少优秀案例,党建工作的“金点子”变成了业务实践中的“金钥匙”。
为增厚“绿色家底”,市林业局制定《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一月一主题”清单》,大力推进“河力绿美”县镇村绿化专项行动,以“一个支部一片林”“一名党员一棵树”“我为家乡种棵树”等形式,组织全市8.75万人参加2518场次义务植树活动,共计植树30.54万株。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农业农村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全力打造“情系基层 服务三农”党建品牌。推动首批60个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取得实效,创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比两看一提升”评比活动,“源城区聚焦三大环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东源县仙坑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推动组建由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组成的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指导,开展重点农业企业暖企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包片跟进、定点联系、上门服务”,推动重点农业项目落地建设。
“两张皮”变成“一盘棋”,各唱各调变成大合唱,各级机关党组织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推动党的主张和决策部署及时转化为本单位本领域政策措施,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