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式改革
41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理”
■本报记者 刘永菲
■通讯员 余小媚 曾苏琪
“今天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想着怎么也要好几天才能办下来,现在取一个号,去一个窗口,来一次就办好了,效率非常高。”近日,办事群众吴先生到连平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业务,在体验了“一件事一次办”后,为该中心政务服务的简化和高效点赞。
这温馨的一幕,是连平县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连平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式改革,将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一揽子事”整合为“一件事”,实现关联事项一次办理、集成办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连平县围绕出生、居住、就业、创业等高频民生主题,推出了41个“一件事”服务事项。
“一件事”的高效办成,需要政府部门刀刃向内,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在流程再造中求得突破。在改革过程中,连平县围绕再造业务流程、整合申报表单、梳理办事指南3项重点,结合关联性强、办理需求量大、办件频率高的事项,厘清事项间逻辑关系、前后置关系,打造多证合一、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15类主题场景,重新优化涉及多个服务事项的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标准、办理时限,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变“不同窗口办几件事”为“一个窗口全链条办一件事”,实现“同标准办理、同流程运转、同质量服务”。
“以企业开办为例,以往办事人需提交14份材料,至少跑5个部门、历经14个环节,全程办理耗时5天左右。如今,办事人只需在线上线下进行1次申请、提交3份材料,在半日内即可全流程办结。”连平县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件事”改革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为着力点,推动申报材料压缩91%,办理时限压缩90%,极大减轻了办事难度,减少了时间成本。
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为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连平县还拓展了粤省事、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区、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连平发布公众号主题端口、连平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5个办事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功能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线上线下、“多端”融合的智慧政务服务模式。“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使连平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连平县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县政数局还提供复印、拍照、邮寄等10余项免费服务及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复印、拍照、邮寄等便民措施,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跟踪督办和效能问责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兜底服务。
据悉,为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事环境,连平县还制定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体管理”的“六个一”服务标准,实现“一证一次告知”向“一事一次告知”升级,推进“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升级,由“单一发证”向“按需发证”升级,综合运用数据核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举措,实现复杂事项限时办结、免费送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智能度。
下一篇:没有了